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總部上市網點告急 媒體:快遞企業怎麼了?

2017年02月17日 06:34:41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原標題:總部紛紛上市,網點接連告急——快遞企業怎麼了?

  新華社上海2月16日新媒體專電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葉鋒 高一偉 李力可

  快件積壓、派送延誤、網點停運甚至關門……近段時間,圓通、申通等多家加盟制快遞企業的末端配送接連出現問題。

  記者調查發現,此次快遞網點告急,既有春節後用工荒等季節性因素,更與內外部經營性因素有關,且部分區域加盟網點處境艱難已是一種常態。對於總部已完成上市的快遞企業來説,新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多個快遞網點遇困,快件派送“停擺”

  近期,安徽、河北、北京等多地消費者通過網路、媒體等“吐槽”,反映通過圓通速遞寄遞的快件遭遇延誤甚至丟失。一些消費者久等無果之下,甚至自己趕往網點翻找快件。有的網點快件堆積如山,有的網點甚至已“閉門謝客”。

  16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北京市海澱區杏石口路43號的圓通花園橋站點。該站點大門緊閉,附近的住戶告訴記者,站點已經關門3天,其間有不少人前來取快遞,但都無功而返。

  前來現場取件的劉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在2月9日網購了一台電腦,商家通過圓通速遞發貨。但在3天前,快遞到達花園橋後,便沒有任何物流資訊更新。他今天看到快遞站點關門新聞,特地從7公里外的中關村趕來,希望能夠找到自己的快遞,但到了以後卻發現站點已經關門。

  對此,圓通總部回應,新的加盟商已經確定,幾天后可恢復正常運營,將調集快遞員和車輛全力派件。

  無獨有偶,另一家加盟制快遞企業申通快遞也有網點亮起“紅燈”。家住上海黃浦區的韓先生網購的兩節電池,2月8日就已被送到了申通盧灣公司。然而5天過去了,商家補發給他的電池都被其他快遞公司送來了,那兩節電池卻依然顯示滯留在申通盧灣公司。

  寶山區的一位消費者,春節後買的化粧品,2月8日到申通吳淞公司後便沒有動靜。心急之下,她給吳淞公司連續打電話,但都沒打通。

  申通快遞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這段時間上海地區確實出現了積件的情況。目前,總公司已經開始介入解決。通過調整排班、從總公司或其他區調派人手等方法,努力將快遞儘快送達客戶手中。

  針對近日媒體連續報道部分快遞企業末端網點發生運營異常、快件積壓無人派送等情況,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15日發出通知,要求各省(區、市)郵政管理局迅速行動,通過召開會議、現場檢查、視頻監控等多種方式,儘快摸清轄區內快遞企業恢復生産與網路運營情況,有效防範和遏制網點運營不穩定、快遞投遞不及時問題,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合法用郵權益。

  網點告急,是偶發更會是常態

  去年10月以來,圓通、申通等加盟制快遞企業陸續完成上市,成為資本市場一道風景。可誰料,雞年春節剛過,多地基層網點接連出現問題,給企業和行業都潑了一瓢冷水。

  國家郵政局的通知指出,發生快件積壓和處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反映出行業存在由於勞動力短缺和基層盈利率不高帶來的季節性、區域性末端網點運營不穩定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快遞企業總部缺乏對基層網點穩定運作情況的關注。

  記者調查發現,網點告急背後是經營困境。個中原因,至少有三:

  一是春節後季節性的用工荒因素。隨著流動人口總量的減少,每年春節過後,快遞、餐飲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勞動力短缺已是常態。上海一些快遞加盟點負責人告訴記者,有的快遞員幹不到十天半個月就會走人,公司常年缺人卻招不到人。隨著春節結束,快遞服務的需求又快速回升,供不應求的矛盾往往更加突出。

  二是大量同城配、落地配企業的興起,對傳統的加盟網點快遞員的分流效應愈加明顯。多家快遞網點負責人都提到,來自外賣行業的競爭給網點招工帶來了很大壓力,“一單外賣的配送費5元,不用1個小時就能送到,也沒什麼延誤壓力。而快遞往往用時多、費用低。很多快遞員都改行去送外賣了。”總量下降加之外部分流,使一些網點雪上加霜。

  三是多種因素作用下快遞網點經營遭遇困境,無法滿足網路運轉需求。就行業來説,快件單價持續走低,2016全國快件單價為12.8元,分別較2014年、2015年下降1.9元和0.6元,一些網點已出現虧損。就區域來説,隨著一些城市在産業上“騰籠換鳥”,商戶大量搬遷,不少快遞網點的業務量急劇下降。從企業來説,上市的快遞公司為兌現業績承諾,需要加強成本控制,對加盟網點管理趨緊。上海、北京等多家快遞加盟網點負責人都向記者透露,總部對網點的罰款明顯增多。

  快遞企業面臨新考驗 上市後倒逼“加盟制”完善

  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313.5億件,同比增長51.7%;業務收入完成4005億元,同比增長44.6%。中國快遞在全球市場規模中的頭名位置無可撼動。與此同時,隨著幾家一線企業的陸續上市,整個行業都在火熱地探討資本運作、産業鏈延伸、全球佈局等“高大上”的話題。

  但加盟網點問題不斷浮出水面、底層架構亂象接連曝光,則是在發出提醒乃至警告:解決企業及行業的一些基礎性問題已顯迫切,尤其要防止末端網點成為整個行業的“阿喀琉斯之踵”。

  業內人士分析,總的來看,加盟網點只是被視為上市快遞企業網路的一部分,承擔相應的末端功能。上市公司向快運、金融、冷運、O2O以及更多的立體化領域延伸和滲透過程中,加盟網點並沒有很好地被納入到戰略之中。

  國家郵政局2月15日通知強調:“各快遞企業總部要注重改善基層網點生存環境,嚴格按照承諾的時限和品質提供快遞服務。”即使除卻經營上的意義,快遞總部對網點也負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責任。去年12月份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初審的《電子商務法(草案)》規定,以加盟方式提供快遞物流服務的,加盟方與被加盟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快遞企業已開始有所行動。1月22日,圓通速遞在上海啟動“萬人持股計劃加盟公司”,旨在讓更多的員工、加盟商參與發展、分享利益。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要壓實總部責任,落實主體責任,標本兼治處理好網點的各類問題;同時,要探索構建快遞總部和加盟網點的“利益共同體”。快遞專家趙小敏説,比如可以探索交叉持股的合夥機制,讓加盟合夥企業可以參與到總部的戰略中,建立更注重利益分享的加盟模式。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