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重點城市間48小時送達

2017年02月17日 06:31: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原標題:快遞遲遲收不到? 十三五規劃要求重點城市間48小時送達

資料圖:工作人員忙著分揀滿地的快遞。 武俊傑 攝

  資料圖:工作人員忙著分揀滿地的快遞。 武俊傑 攝

  中新網北京2月17日電(邱宇) 快遞包裹為啥有時遲遲收不到?陌生的包裹是否安全?海量快遞包裝會不會污染環境?關於這些疑問,國家郵政局近日發佈的《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給出一些答案。

  預防快遞批量積壓——

  鼓勵智慧箱投遞 提升末端服務能力

  春節過後,快遞服務市場需求逐漸回升。近日,媒體連續報道快遞公司人手短缺、快件積壓無人派送等情況。百度貼吧、新浪微博也有多名網友發貼反映收貨慢的問題。

  這一現象引發國家郵政局關注。2月15日,國家郵政局發出通知,要求各級郵政管理部門要加大督導檢查力度,督促轄區內快遞企業儘快全面恢復生産運營,嚴防出現快件批量積壓、網點關閉等情況。

  《規劃》也提出了具體措施,以提升末端服務能力。《規劃》稱,引導企業優化末端投遞方式,形成到府投遞、智慧箱投遞、平臺投遞等多元末端服務體系。有序開展快件投遞眾包,提高産業協作配套水準。

  針對上述措施,許多快遞公司正在實踐。以韻達速遞為例,截至2016年 5月,韻達合作的便利店、物業及第三方合作資源超過16650個,設置智慧快遞櫃74000余個。另外,韻達還打造了“便利店+快遞”模式,便利店能幫客戶代收代寄包裹,降低了門店的配送成本。

  快遞包裹多久可以送達?《規劃》提出了服務水準方面的發展目標:寄遞服務産品體系更加豐富,承諾時限産品比重進一步提升,重點快遞企業國內重點城市間實現48小時送達。

資料圖:快遞單寄件人沒有實名填寫。中新網 湯琪 攝

  資料圖:快遞單寄件人沒有實名填寫。中新網 湯琪 攝

  保障包裹安全——

  落實快遞實名制、開包檢查等方式

  快遞實名制、開包檢查等方式是保障快遞包裹安全的措施之一。

  《規劃》要求,全面落實收寄驗視、實名收寄、過機安檢三項安全生産制度,加大對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規劃》還提出,加強快遞服務用戶個人資訊安全管理,保護消費者隱私,維護消費者權益。

  其實,上述要求並非新規。此前,國家郵政局下發通知稱,自2015年11月1日起,除信件和已有安全保障機制的協議客戶的快件、通過自助郵局(智慧快件箱)等交寄的郵件、快件外,一律要求通過對寄件人電話號碼及相關身份資訊比對核實後方可收寄。

  2016年6月1日起施行的《快遞安全生産操作規範(YZ0149-2015)》規定,快遞服務組織應在收寄時要求寄件人出示有效身份證件,核對證件資訊並進行登記;寄件人拒絕提供有效身份證件的,快遞業務員應拒絕收寄。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5年7月7日,瑞士郵政試飛“無人機快遞”。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5年7月7日,瑞士郵政試飛“無人機快遞”。

  送貨新花樣——

  推進機器人、無人機研發和應用

  開門收貨卻不見快遞員?這一場景也許不局限于想像,未來無人機送貨或讓其成為可能。

  推進科技創新成為快遞業發展的重要任務。《規範》提出,加強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現代資訊技術在企業管理、市場服務和行業監管中的應用。《規範》稱,鼓勵快遞企業採用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推進機器人、無人機、無人車研發和應用。

  已經有企業開始規劃。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在京東2017年年會上公佈了未來12年的戰略,他描繪稱,在未來京東的庫房中,各類機器人完成商品的入庫、揀選和分揀,並將貨物傳輸至無人傳站車。這種自動駕駛的貨車不僅可以把自動分揀後的商品送到無人配送站,而且自身也是移動配送站,可以攜帶無人機和無人配送車,在離目的地最近的幹道上釋放它們,完成配送。

  無人機送貨正引發各國關注。2016年12月,亞馬遜首次在英國完成了無人機送貨服務。美國、瑞士、日本、韓國等國此前也進行了無人機送貨測試。

資料圖:快遞員忙碌工作。武俊傑 攝

  資料圖:快遞員忙碌工作。武俊傑 攝

  海量包裝垃圾不容忽視——

  促進快遞包裝減量化、綠色化和再利用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中國快遞業已經連續六年每年增長超過50%。一方面,快遞業務量迅猛增長;另一方面,快遞包裝也帶來了海量垃圾。

  根據國家郵政局發佈的《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我國快遞包裝年耗材用量很大,2015年全國快遞業所使用的膠帶總長度為169.85億米,可繞地球赤道425圈。

  為促進快遞包裝“瘦身”和再利用,《規劃》提出,鼓勵企業採用清潔生産技術,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開展綠色包裝物品研究,支援企業研發生産標準化、綠色化、減量化和可迴圈利用降解的包裝材料,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包裝物料,推廣環保箱和環保袋使用。

  《規劃》稱,推動包裝回收,鼓勵快遞企業與包裝生産企業協議形成回收包裝再利用的閉環管理模式,建立快遞包裝生産者、使用者和消費者在內的多方回收體系。

  關於快遞包裝綠色化,國家郵政局2016年8月出臺的《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提出,要穩步推進快遞業包裝的依法生産、節約使用、充分回收、有效再利用。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包裝物料,基本建成社會化的快件包裝物回收體系。(完)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