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底線思維 應對複雜形勢的科學方法

2017年02月13日 15:13:1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為什麼需要底線思維

  當前,為什麼要強調底線思維?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陶文昭對本報記者分析認為,習近平提出和重視底線思維,是基於憂患意識分析客觀實際的結果。

  陶文昭説,“從主觀上看,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的至深傳統,也貫穿于中國共産黨的奮鬥歷程。當今中國增強憂患意識顯得極為緊要,將憂患意識加以具體化就形成底線,憂患意識的邏輯延展就是底線思維。從形勢分析來看,提出底線思維不是無的放矢,而是基於對業已存在和潛在的各種不利因素的分析。作為成熟而清醒的執政者,尤其要對不利因素做充分估計。”

  的確,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各種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如何管控風險、守住底線,在國際領域如何充分估計國際格局發展演變的複雜性、世界經濟調整的曲折性、國際矛盾和鬥爭的尖銳性、國際秩序之爭的長期性以及中國周邊環境中的不確定性,看準、看清、看透國內外不可測因素,是決定各項工作成敗的前提。

  面對內外諸多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面對諸多利益衝突,樹立底線思維的重要性凸顯。將維護核心利益和推進改革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劃出紅線、亮明底線,才能準確判斷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及時採取應對之策。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