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春節剛過,元宵節消費還有勁兒嗎

2017年02月10日 11:33:51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2月7日,北京稻香村食品廠元宵生産車間的工人在製作元宵。 陳曉根攝(新華社發)

  青島蘿蔔元宵糖球會開幕首日便吸引了31萬左右群眾參加。 本報記者 劉 成攝

  2月8日,山東茌平縣綠冠蔬菜合作社菜農搬運大青椒等菜蔬,以供應節日市場。

  趙玉國攝

  今年春節期間,我國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再創歷史新高。數據不斷被刷新,是巨大消費需求釋放的體現。眼下春節剛過,元宵節即將到來,全國各地消費市場表現如何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展開了調查採訪,盤點元宵節消費市場

  實體商場銷售火爆

  本報記者 馮其予

  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二,北京市王府井新華書店二樓。

  記者在這裡看到,書架和書架間,不少小朋友在家長的陪同下,或是翻書,或是選購,一片火熱景象。在一排小學輔導書的書架旁,記者和一位來自山西大同市的小朋友聊了起來。“我叫慶慶,跟爺爺奶奶來北京姨奶奶家玩,後天就要回去了。”一旁的孩子爺爺告訴記者,他今天帶孩子來這裡,就是想幫孩子選購幾本輔導書,再看看有什麼好的課外讀物。

  “寒假即將結束,開學季即將到來,文化教育市場將成為拉動消費市場增長的重要因素”,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內貿資訊中心研究分析師柳金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多種因素疊加,讓今年的節日消費市場熱度不減”。

  從往年的情況看,春節期間通常是我國傳統消費旺季,消費市場供需兩旺。“春節假期後一直到元宵節,仍將是商家重點促銷的時期”,柳金平告訴記者,今年的元宵節和西方的情人節時間上比較接近,商家利用這些節日主題促銷力度將加大,需求也將集中釋放,“預計金銀珠寶、電子産品、化粧品等禮品類商品,餐飲、酒店等消費需求擴大,帶動消費市場再迎一波小高潮”。

  節日主題的疊加,讓各大商家不失時機地抓住機會,推出各種促銷活動。

  春節假日過後,各大購物中心和餐飲企業的銷售熱度不減。在北京大興區的薈聚西紅門購物中心,二層和三層的多家餐飲店門口,一到飯點兒就排起長龍,叫號的聲音此起彼伏。記者節後有一天中午來這裡,在地下停車場足足轉了20多分鐘,才找到一個車位。此外,眾多老字號及知名餐飲企業也推出多種外賣傳統美食,至今銷售火爆。

  在多家超市、商場和展館舉辦的“年貨節”“年貨大集”上,全國乃至全球各地特色商品為市民帶來口福。在北京地鐵10號線首經貿站附近的一家京客隆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元宵節還有幾天,但超市裏已早早備好了元宵和湯圓産品。此外,隨著跨境電商渠道的拓展,一些進口商品的價格也變得比較合適,不同層次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得以滿足。

  由於許多網店、快遞公司正式開工要到元宵節之後,節日期間實體店的銷售出現增長,各大商家紛紛抓住時機展開促銷。據北京市商務委數據顯示,監測的30多家百貨企業近3年來首次實現春節期間銷售同比正增長。

  網購市場活力不減

  本報記者 陳 靜

  隨著快遞行業在春節後逐漸回歸正軌,在每年春節都要遭遇年度波谷的網購市場也開始反彈,今年元宵節,網購市場呈現出蓬勃的活力。

  元宵節的時令商品莫過於元宵和湯圓。今年北京的老字號稻香村,首次在網路上銷售以往需要早早在門市排隊才能買到的速凍元宵,在北京稻香村“京東自營旗艦店”,“石磨元宵五仁口味”“石磨元宵黑芝麻口味”已經上線,只要在每日上午11點前下單,新鮮搖好的元宵當天就能送到,除了元宵之外,還有5種速凍湯圓也在店內銷售。來自稻香村的數字顯示,今年北京稻香村元宵計劃産量210萬斤,同比去年增長15%。

  線下傳統品牌的元宵和湯圓在網上頗受歡迎。截至2月9日中午,灣仔碼頭的黑芝麻湯圓、思念小小玉黑芝麻湯圓和好利來速凍元宵在淘寶平臺上已分別有3277人、2688人和1646人收貨。但在老字號之外,消費者們對新鮮口味也頗為好奇,內蒙古通遼的網店賣家“桃七七”今年嘗試在網上銷售內蒙古傳統口味的手工奶豆腐餡兒湯圓,春節後一週已銷出近百單,她告訴記者,不少消費者表示,年年都吃黑芝麻山楂餡兒,今年換換口味。

  在元宵和湯圓之外,電商平臺們也從元宵節就開始了生鮮促銷戰。京東推出了“鬧元宵,鮮團圓”“買一得二”和“99-20”的生鮮專場,從海鮮水産到肉禽蛋品,甚至新鮮蔬菜都在促銷範圍內。中糧我買網同樣打出“生鮮元宵節”“滿199減80”的促銷口號,生鮮電商在未來一年中的白熱化競爭還將繼續。

  在“吃吃吃”之外,手工DIY也成為消費者今年元宵節的一個新選擇。在淘寶平臺上搜索“元宵燈籠”,排名前幾位的都是賣家提供材料,需要消費者自己回家製作的燈籠,“創意雞燈籠DIY手工材料包”有3543人收貨,“元宵節兒童自製方燈材料包”有1586人收貨,“傳統兔子燈DIY手工材料包”也有1570人收貨,在需要自己折疊、粘貼製作的外殼之外,這些手工燈籠一般還提供包括提桿、電子燈乃至電池等在內的一系列配件。

  滑鼠點擊,手指滑動,網上“買買買”,讓今年的元宵節有點不一樣。

  文化消費漸成風尚

  本報記者 李 哲

  正月十五鬧罷元宵,年才算真正過完。在我國的許多地方,元宵節濃濃的年味兒和人氣甚至超過了除夕和春節。不同於春節“內向”的小家團圓,眾人走出家門、熱鬧起來是“外向”元宵節不同的魅力所在。因此,正月十五成為了百姓文化消費的又一個小高潮,賞花燈、逛廟會必不可少,影院裏、劇場中人氣十足,冰雪項目則是應景而又時尚的選擇。

  在北京,東城區“非遺鬧元宵”第七屆新春非遺廟會、房山區龍門生態園廟會等均打出了“非遺”文化的金字招牌。據悉,元宵節期間,房山區龍門生態園廟會將帶來15個展演項目和16個展覽項目,精彩紛呈的花會絕活與古琴、雕漆、制香、泥塑、根雕、臉譜等精彩手藝相得益彰。

  在深圳,隨著元宵節的到來,演出市場一派春意盎然,16台演出先後亮相。其中,有百老彙經典音樂劇《音樂之聲》,有節日期間備受青睞的喜劇表演《烏龍山伯爵》《李茶的姑媽》,深圳交響樂團則帶來了大師經典音樂會。

  在哈爾濱,正月十五不鬧花燈鬧冰燈。今年元宵節期間,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帶來了首屆“滾冰節”暨元宵節趣味遊園活動,突出冰雪元素與特色。在滾冰(諧音“滾病”)節傳統習俗基礎上,結合滾雪、冰上龍舟、大秧歌等形式,冰雪元素與元宵花燈完美結合。

  與春節期間相比,元宵節延續了文化消費的火熱態勢,但文化旅遊這一重頭項目恐將回落。

  劇場演出成為新寵。1月27日至2月1日,北京市共舉辦文藝演出325場,吸引觀眾約18.1萬人次,票房達1642.25萬元。親子家庭類群體成為第二大文藝演出消費主體,佔據春節期間北京演出觀眾總人數的17%,76場兒童劇演出共吸引3萬人次。

  節日旅遊經濟恐將回落。與春節長假不同,除正常雙休日之外,元宵節並無假期,且人們已逐漸回歸平日工作節奏。因此,長途出遊並不現實,圍繞城市的周邊短途旅遊會有一定的熱度。

  文化消費的邊界正日益模糊,吃住行遊購娛,無不選擇同文化親密接觸,節日期間的許多消費都離不開“文化+”的影子。在此背景下,一方面群眾得以更方便地享受到文化消費;另一方面,眾多商家需在創新上多下功夫,更多地挖掘文化的內涵,避免一擁而上、千篇一律。

  銀聯交易提質升級

  本報記者 張 忱

  近期發佈的數據顯示,居民消費明顯回升,業內人士預計,回暖勢頭或將持續。中國銀聯發佈的銀聯網路交易數據顯示,銀聯網路交易金額和筆數分別出現同比增長;除了增速回升之外,提質升級的趨勢也愈發明顯。

  業內人士分析,消費升級品類受到市場歡迎,近期體驗式消費成為熱點。消費方式呈現多元化特點,除傳統的百貨、餐飲消費外,旅遊、文化娛樂等體驗式消費崛起。

  國金證券分析師徐問表示,消費者對新奇特産品的偏好進一步強化,空氣凈化器、智慧電視、VR/AR産品等環保、智慧商品成新年亮點。

  此外,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也日趨明顯:越來越多的實體零售企業加強與電商、物流公司的合作,並加強線上推廣行銷、支援移動支付等方式吸引客戶。

  長江證券認為,從消費特徵來看,線上線下融合程度顯著提升。網路訂餐等O2O方式顯著增加,比如京東年貨節酒類、堅果以及生活電器分別實現119%、95%和89%的增長,吉林部分餐飲企業的網上訂餐量較平時翻了數倍。

  徐問表示,近期高端消費市場復蘇,百貨業態表現優異。2016年三季度以來,在消費結構升級的背景下,國內高端消費出現復蘇跡象,作為奢侈品消費重要渠道的百貨/購物中心率先反應市場變化。從春節百貨銷售數據來看,百貨業態正延續向好態勢。作為全國消費中心的北京,其監測的30余家百貨企業近3年來首次實現春節期間銷售同比正增長。

  業內人士表示,消費增速延續自2016年以來改善趨勢。從地區來看,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東部及一線城市春節消費增速提升更快,預計發達地區消費會率先復蘇,一季度宏觀消費數據大概率繼續改善。

  中金證券預計,2017年實體消費有望繼續回暖。考慮到2016年上半年實體渠道消費基數低,預計今年上半年實體消費回暖趨勢有望延續。此外,在體驗式消費興起、線上線下獲客成本逐步發生逆轉以及實體零售商自身積極轉型變革等多重因素驅動下,預計“樂經濟”“嬰童經濟”及“家經濟”等的後續表現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