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地方兩會關注民生熱點:2017,這些領域將迎來改變

2017年02月07日 09:49: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2月7日電(記者 張尼)目前,山東、江蘇兩省的省級兩會正在舉行,在此之前,全國已有28個省份召開了今年的省級地方兩會。觀察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民生部署依然佔據主要篇幅,包括教育、環境、醫療、住房等等,各地紛紛就民眾關切的問題,列出今年的民生目標。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如何改善?

  ——北京推藥品陽光采購 天津擬提高住院報銷比例

  作為民生領域的一項重要內容,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一直受到民眾高度關注。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注意到,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提高住院報銷比例、推進城鄉居民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等問題被不少地方政府列入了今年的工作計劃。

  北京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要協調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全面實施醫藥分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推進複合型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同時要大力推行藥品陽光采購,完善基本藥物制度,促進大醫院與社區用藥銜接。

  而今年天津提出了“居民醫保補助標準提高到800元,住院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的目標。

  在醫保制度銜接方面,湖北省提出要全面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加強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治等各項制度有效銜接,確保實現城鄉居民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河南明確要完善跨省異地就醫即時結算試點,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450元。

  入園難問題如何緩解?

  ——多地提出將新建、改建幼兒園

  全面兩孩政策去年落地後,對教育資源配置提出了不小挑戰。今年,新建、改建幼兒園成為不少地方政府的重點工作。

  例如,天津市今年的目標是新建和提升改造城鄉幼兒園100所,完成200所義務教育學校達標建設。

  寧夏明確要新改建農村幼兒園220所,實現1500人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村學前教育全覆蓋,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提高4個百分點。

  除了解決教育資源配置問題,部分地區家長的經濟負擔也有望進一步減輕。例如,青海今年就提出,要取消義務教育學校社會實踐及校外活動收費項目,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提高50元。

  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

  養老床位能否滿足需求?

  ——擴大養老服務供給 上海擬增7000張公辦養老床位

  來自民政部的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22億,這一龐大群體的養老問題也成為民生領域中的重要議題

  北京今年的工作任務中就包括完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居家養老,建設200家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發展農村互助養老和志願服務,深入推進醫養結合。

  上海也提出要擴大養老服務供給,推進社區為老服務綜合平臺建設,新增50家長者照護之家、80家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7000張公辦養老床位,促進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的融合發展。

  此外,上調養老金也被多地政府列入了今年的工作計劃。

  浙江今年提出要積極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研究制定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聯動調整機制,穩步提高基本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標準。

  雲南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寫入了“適當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標準,確保按時足額發放”。

  中新社發 湯彥俊 攝

  高房價怎樣得到抑制?

  ——多地強調“房子不是用來炒的”

  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2017年中國樓市發展方向,強調要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在多地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再次強調要把握住房的居住屬性。

  北京提出,要把握住房的居住屬性,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金融、財稅、土地、市場監管等多措並舉,探索建立符合國情市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另外北京今年將加大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應比例,保障房建設籌集5萬套、竣工6萬套。棚戶區改造3.6萬戶。完成1.5萬套自住型商品住房供地。

  上海也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房地産市場調控,嚴格執行調控政策,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同時,上海提出了新增供應5萬套各類保障性住房的目標。

  中新社記者 王中舉 攝

  環境污染如何整治?

  ——河南、河北等地設下治霾目標

  針對外界關注的環境污染問題,不少省份也設立了今年的“治污”目標。

  河北省省長張慶偉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明確提出,今年PM2.5平均濃度下降6%以上。河南也明確要確保PM10、PM2.5濃度穩定下降,空氣優良天數200天以上。

  從具體舉措而言,河北省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各地特別是污染嚴重的市縣,都要制定大氣環境品質限期達標、城區工業企業調整退出、工業園區調整、散煤治理、礦山關閉復綠等規劃,明確年度目標,定期公開結果,嚴格考核獎懲。

  北京提出要嚴格執行排放標準,增加環保執法編制,組建環保警察隊伍,強化環境監管執法,嚴厲懲處偷排超排行為。

  “舌尖上的安全”怎樣保障?

  ——多地強調落實“四個最嚴” 嚴抓食品安全

  嚴抓食品安全也被不少地方政府寫入了今年的工作計劃中,針對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多地強調要落實“四個最嚴”。

  天津把“持續加強食品藥品和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讓廣大市民吃得放心”列為了今年的工作目標。

  河北省特別強調,要深入實施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工程,繼續開展對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重點環節的集中整治,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湖北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要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落實“四個最嚴”要求,保障食品藥品安全。

  貴州也提出了“嚴格落實食品藥品安全責任制,強化檢驗檢測,健全從生産到消費全過程監管體系”的目標。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