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氏家族是宋、明、清時期著名的“錢塘望族”,宋時計有洪皓、洪適、洪遵、洪邁父子一品宰相級官4位,明代有洪鐘等一品宰相級官4位、二品尚書級官3位,清代則有大戲曲家洪昇,在文化史上和政治史上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對杭州自宋明以來的地域文化發展影響甚大。
一個家族史上出現過一兩個傑出人才,屬於偶然現象,但西溪洪氏繁衍生息600餘年,代代皆有英才,甚至對當時的士風、民風都産生了很大的影響,這就不簡單了。細細探究,這與西溪洪氏背後的家族精神息息相關。
家風族風的形成,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奠基者。北宋的洪皓,在他身上體現出的至高格局和氣節,為西溪洪氏家族精神文化的傳承奠定了基礎。《宋史 洪皓傳》記載,洪皓在參加殿試之時,被當時的權臣王黼、朱勔看重,“皆欲婚之”。但洪皓認為王、朱是當時姦佞、人品不端,堅守文人氣節,不願攀附權貴,力辭婚事。後出使金國,被扣留在荒漠15年,艱苦備嘗,但始終沒有屈服,全節而歸,被譽為“宋之蘇武”。期間,洪皓憑著記憶,在樺皮書葉上默寫下《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全文,作為課本,教授當地普通群眾讀書,成為一段佳話。
受洪皓影響,洪氏祖訓家規尤其注重氣節、品格、志向的培養。家規共有六條,“戒遊、戒博、戒飲、戒鬥、戒色、戒逸”,對族人的行為規範進行了細化,在家族精神文化傳承上留下了烙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族人。
洪皓共有八子,其中,洪適、洪遵、洪邁最為有名。洪適在金石學方面造詣頗深,與歐陽修、趙明誠並稱為宋代金石三大家;洪遵是一位錢幣學家,他的作品《泉志》是中國錢幣學的經典著作;洪邁學識淵博,著書極多,《野處類稿》、《夷堅志》、《容齋隨筆》等,都是流傳至今的名作。
明代洪鐘,個人功業非常大,生平做過17種官職,擔任過刑部尚書、工部尚書,擅長武藝,帶兵打仗很厲害,平定過江西匪患,但同時又特別注重通過教化的方式改變民風。告老還鄉回到西溪之後,興辦私塾,建了兩峰書院,免費教學。王陽明對洪鐘非常推崇,在洪鐘逝世後,親自為洪鐘寫了墓誌銘和祭文。
到了清代,西溪洪氏又出了一位卓越的戲曲大家—洪昇,與《桃花扇》作者孔尚任並稱“南洪北孔”。其代表作《長生殿》是中國四大名劇之一。
無論是政治官員,還是文人學者,從洪氏家族的典型人物身上,都可以看到一顆修齊治平之心,這也是精神文化傳承的生命力所在。推而廣之,這也是整個中華民族之所以綿延至今、薪火相傳的核心力量。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華文明延續至今。背後的推動力是什麼,值得每個中華兒女去思考。個人認為,一是漢語文化,二是儒家文化中的一些精粹,比如家規家訓文化,在這裡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在背後默默地滋養了不止一個家族、一代人,更重要的是讓這個家族乃至這片地域,産生了綿延不盡、有韌性的傳承力和生命力。600年西溪洪氏如此興旺,背後的根源也在這裡。
今天,我們每一個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去肩負民族復興的重任時,更應該去學習、去思考、去傳承祖先的文明精髓。(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酈波)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