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去年中國出生人口為2000年以來最高 二孩佔比大幅提升

2017年01月23日 15:40:45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喬全興)記者22日從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了解到,2016年,中國出生人口超過1786萬,是2000年以來出生人口最高的年份,其中二孩佔比大幅提升。國家衛生計生委計劃生育指導司司長楊文莊表示,2013年以前,二孩在全年出生人口中的比重始終保持在30%左右。到2016年,二孩及以上在全年出生人口中的比重超過了45%。

  國家衛計委計劃生育指導司司長楊文莊表示,2016年是實施單獨兩孩政策的第三年,也是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的第一年,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出生人口有了明顯增加。楊文莊説:“國家統計局根據1‰抽樣調查,推算全國出生人口為1786萬,生育水準提升到1.7以上。根據國家衛生計生統計數據,全年住院分娩活産數為1846萬人,也從另一方面佐證了政策的積極效應。大家知道,2000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771萬人,之後下降到2002年的1647萬人。2003年到2013年這十年間,出生人口始終在1600萬上下波動。2014年以來,伴隨著生育政策調整完善,出生人口有了明顯增加,尤其是2016年,超過了1786萬,是2000年以來最高的出生人口年份。出生人口比“十二五”時期(2011-2015年)年均增加了140萬以上,所以還是非常明顯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面對累積生育需求集中釋放、高齡孕産婦增多的新形勢,北京等地一些大醫院出現了産科床位一床難求的現象。對此,國家衛計委婦幼司司長秦耕説:“‘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中對婦幼健康體系的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新增8.9萬張産科床位,爭取在“十三五”前期加強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建設,要加強危重孕産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的建設,確保轉診通道通暢,提升我們供方的能力。加強機構建設、補齊硬短板的同時,我們要補齊軟短板,加強緊缺的人才隊伍建設。包括兒科醫生、産科醫生、助産士等等,希望在“十三五”期間,增加緊缺人員14萬人,軟硬結合,來提升我們的服務能力。”

  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全面二孩政策的效果確實在2016年出生人口增長上有所顯現,但增長幅度其實並不大。國家衛生計生委計劃生育指導司司長楊文莊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準提高,養育子女的成本確實也在不斷增加,對生育意願也有影響。楊文莊説:“根據我委2015年生育意願調查的結果,因為經濟負擔、太費精力和無人看護而不願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分別佔到74.5%、61.1%、60.5%。照料壓力、養育成本、女性的職業發展,以及追求生活品質等因素,對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的約束增強了。近年來,大中城市房價攀升。許多家庭也由於這些因素在考慮推遲生育,或影響再生育的決策。同時一些用人單位,擔心女性生育二孩提高用人成本,就業歧視問題也有所顯現,一些地方女性産假、哺乳假等權益落實不到位。母嬰設施缺乏,女性在兼顧家庭和事業發展方面,存在著很多的顧慮。”

  對此,楊文莊表示:“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各國在鼓勵生育上,主要採取經濟支援、提供托幼服務,還在女性就業方面提供一些便利和促進政策。但政策實施的效果一般有5到10年的滯後,這也提示我們需要在政策制定落實方面,加緊做、加快做。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加強新型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的建設,倡導家庭負責任、有計劃的生育,摒棄重男輕女的陋習,把生育與養育教育結合起來,對子女的健康成長負責。重視家庭建設,尊老愛幼,夫妻共同承擔養育子女的責任,不要把責任都推給母親。也要健全完善相應的服務設施,關心婦女兒童發展,營造生育友好的社會環境。”

  楊文莊表示,中國國務院40多個部門將積極構建配套的政策體系,完善醫療、托育、教育、社保、稅收等相關經濟政策,加強婦幼服務體系建設,同時將完善促進性別平等的政策措施,保障女性就業、休假等合法權益,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關係。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