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不能忘記“幸福抵達”背後的默默堅守

2017年01月21日 09:55:11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高鐵線上的“騾馬隊”,動車組裏的“淘糞男孩”,年輕的列車員媽媽和襁褓中孩子20分鐘的短暫相聚……年關將近,春運節前客流高峰期隨之到來,這些奔走在臺前幕後的春運工作者,用默默堅守的辛勤工作,溫暖著萬千旅人的回家之路。

  佳節喜慶,闔家團圓,讓人不由心生幸福祥和之感。然而,這份美好的背後,卻有許多人在負重前行。他們是鎮守邊關的衛士,是救死扶傷的醫生,是衝入火海的消防員,是連軸加班的春運服務者,是霧霾籠罩下依然上街清掃的環衛工……呈現在新聞圖景中的,是他們在艱苦環境下咬牙堅持的果敢;背後折射出的,是他們立足崗位、奉獻社會的初心。

  要想高鐵運作平穩,就得有人在崇山峻嶺間日夜勞作;要想有一個平安喜慶的過年氛圍,就得有人在寒冬深夜裏默默守護。“我負責助你出發,你負責幸福抵達”,在溫暖的歸途中,我們可能見不到他們的身影,但不能忘記他們的付出。

  春運不僅僅體現簡單的運輸功能,更承載著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和家國情懷。“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節期間家人團聚寄託了每一個遠行人的夢想,也凝結了守候在故鄉的親人們的期待。正因如此,為了組織好一年一度的春運,一方面是政府、行業、機構等團結協作、合力共為,另一方面是許許多多奮戰在一線的春運工作者肩挑責任、默默耕耘。

  二三十億人次的集中遷徙,個人訴求不同造成的眾口難調,以及旅客歸心似箭而産生的情緒波動,都使春運這篇文章顯得難以下筆。幸運的是,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速發展的嶄新中國,新運能、新科技、新措施、新服務不斷上線,“走得了”逐步向“走得好”改變。一年比一年好,成為我們對春運的直接觀感。

  當然,春運視野下,中國是流動的,亦是複雜的。面對“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週期性遷徙”,難免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有關部門繼續改進完善。讓團圓之旅更加舒心、溫馨,既是交通運輸部門的使命擔當,也是廣大春運服務者、參與者的共同責任。

  不管是一段旅程,還是一種生活,當我們享受著靜好歲月時,請別忘記心懷感恩,感謝那些負重前行的人們。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