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新春走基層】雲南:金沙江畔最後的溜索人家

2017年01月16日 15:10:3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在雲南與四川交界的金沙江上,有條長470米,高260米的溜索,這不僅是金沙江上最高的溜索,也是當地2000多村民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如今雲南省正在實施溜索改橋,這裡村民的生活也將因此而發生改變。

  航拍雲南昭通巧家縣鸚哥村

  雲南昭通巧家縣鸚哥村地處烏蒙山區,對面是四川大涼山,山下就是金沙江。過去村民出行得沿著懸崖走到山下,坐船渡過金沙江,再從江底爬到對岸公路上,曾經還出過幾次船翻人亡的事故。1998年,蔣世學跟村裏另外9戶人家合夥,湊足2萬多元修起這條溜索,成了村裏2000多人外出的唯一工具。最開始靠兩個人站在五六釐米粗的鋼索上,一步一步地把溜筐推過江去。

航拍

  航拍鸚哥村溜索

  2011年,村裏通了電,蔣世學把溜索改成了電動的。這些年,溜索的收費從每人每次2元,逐步增加到5元,但蔣世學一家的收入卻越來越少。原因很簡單,道路不通,經濟發展上不去,村民都外出打工了,如今村裏只剩下不足300人。

  57歲的李陸貴算是留下的年輕人,他告訴記者,留守的村民,幾乎沒有經濟收入,全靠家人在外打工支撐,現在全村每人平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錢。

  村裏曾經開闢了一個12畝的魚塘,想給村民增加點收入。可魚養出來了,卻因為運不出去而閒置了。

  作為10個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雲南省在2015年10月啟動了鸚哥村溜索改橋建設。2016年兩會期間,國家公佈的《溜索改橋建設規劃》,確定了雲南省181個溜索改橋項目,其中也包括了鸚哥村的溜索。

記者採訪

  記者採訪開溜索的老兩口

  按照規劃,在修建大橋的同時,當地還將沿著鸚哥村所在的山體修建一條公路。預計今年底,橋和路就將竣工通車。大橋建成後,不僅村裏的魚塘要重新養魚,政府還將組織村民種植果樹、蔬菜,發展農業經濟。

  以後通了橋和路,山裏的百姓再也不用溜索出行了。可開了十幾年溜索的蔣世學並不擔心,因為市扶貧辦已經制定了新的規劃,未來要把鸚哥村打造成特色旅遊小鎮,溜索也將作為旅遊體驗項目被政府接管並保留下來,他十幾年的溜索手藝還會派上用場。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