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路媒體走轉改】萬份文化年貨 溫暖外來建設者

2017年01月13日 15:13:45  來源:津濱網
字號:    

  津濱網訊 “這是我第二年參加這個活動了,那麼多對聯、剪紙一拿出來,立馬就感覺到了過年的氛圍,也有種自己一年的辛勞得到認可的感動。”昨天上午,2017年“文化年貨帶回家”活動來到開發區中區的職工活動中心,來自遼寧的王沂傑輕車熟路地幫工作人員為大家發放文化年貨,這是他第二年領取新區為外來建設者準備的新年禮物了,感動卻和第一次一樣洶湧而來。王沂傑説,希望這種充滿年味的送“福”活動能一直舉辦下去。

  “文化年貨帶回家”是由新區區委宣傳部、區文廣局推行的一項針對外來建設者的惠民舉措,以文化年貨的形式為外來建設者送去新區的祝福與關心,至今已舉辦三年,發放對聯、剪紙、福字等各類年貨數萬份,獲得了良好的反響。今年的承辦單位塘沽文化館、漢沽文化館、大港文化館從上周就開始準備,以邀請書法名家書寫或購買的形式,備下了近萬份文化年貨。近幾日,已有不少外來建設者收到了這份來自新區的新年禮物。

  “名家寫的對聯就是大氣”

  “你認識這個字嗎?”“老師説這是‘繼續’的‘繼’,這句是説福氣既然來了就繼續來吧,意思多好!”1月9日下午,塘沽文化館組織了10位新區書法名家到于家堡寶龍工地,現場為外來建設者們書寫對聯、福字。

  “我想要個‘財源廣進’。”“您再幫我寫個貼老人家裏的,多福多壽的。”“您這種字體真好看,能幫我寫一個嗎?”除了擅長不同書體外,書法家們還自備了多樣的內容,一下子讓工人們挑花了眼,大家紛紛提出自己的要求,書法家們也都一一滿足。“我是第一次來濱海新區打工,也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感覺挺有意思的。”來自河南濮陽的建設者劉江濤説,“我讓老師寫了個特別的,説是小篆體,看著就大氣!”

  實用年貨年年心意足

  “我們每年都邀請一些書法名家和民間剪紙藝人為大家親自創作,因為已經形成了慣例,很多老師都自己早早開始準備著。”上週五,大港文化館組織了40多位書法和剪紙老師,創作了5000多幅作品,副館長趙紅岩介紹説,其中年齡最大的老師已有75歲,平均年齡也有60歲了,剪紙創作比較慢,很多老師都是自帶創作好的作品過來的。

  漢沽文化館除了組織書法家創作外,還購買了2000多套年貨,送給生態城工地的外來建設者們。除了準備足量的年貨外,各個場館對年貨的內容也花了不少心思,塘沽文化館的年貨禮包裏增加了糖果袋,漢沽圖書館送給東岸虹苑建設者們的福袋裏還有立體花、紅包等,讓外來建設者大呼實用。記者 范炳菲

推薦新聞: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