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成為全球經濟最強勁發動機

2017年01月04日 13:40:54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正在引發越來越大的關注。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日前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相信,2016年度,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了1.2個百分點。相反,美國只貢獻了0.3個百分點,且有高額外債,歐洲的貢獻更只有0.2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中國的貢獻率遠超所有發達國家之和。

  報道稱,中國的絕對增長率(6.7%)也是美國的兩倍多。2016年第三季度,美國增長3.2%,是該國兩年來最高增長值。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超過美國,而且美國人比中國人所欠的債務要多得多。

  報道稱,一旦中國不再增長,世界就會陷入嚴峻的蕭條期。相反,如果美國不再增長,世界則有可能輕鬆過關,全球經濟仍能增長2.8%。而如果中國經濟不再增長,則全球經濟將只能增長1.9%。這裡還未算上中國對諸多國家和地區的國內生産總值的間接影響。這些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印度、德國或非洲這樣的整個大洲。

  恒豐銀行研究院商業銀行研究中心負責人吳琦表示,自2009年我國首次成為世界第一大貢獻國以來,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就一直位列全球各國的首位,是世界經濟增長最強大的發動機。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體量看,目前中國依然落後於美國,2015年GDP相當於美國的63%,在全球經濟總量中的比重為15.5%,比美國低8.9個百分點。但是,從貢獻看,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全球經濟最強勁的發動機。更為關鍵的是,中國在保持自身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還為各國經濟增長提供了巨大市場。最近5年,中國進口的貨物價值近9萬億美元,有力地促進了相關國家的經濟增長。

  吳琦也表示,從進口來看,我國國內需求的擴大顯著拉動了其他國家經濟,為世界經濟服務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空間。雖然2016年1至11月份,我國進口9.36萬億元,同比下降0.2%,但貿易順差縮小5.8%。從對外投資來看,我國對外投資快速增長,已成為許多國家強有力的資金來源國,有效支撐了這些國家的資金需求。2016年1至11月,我國累計投資額達到10696.3億元,較2015年大幅增長55.3%。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和亞投行的正式運營,我國對外投資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對外投資的領域也將進一步拓寬。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金山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中國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即有效需求,是世界市場的穩定器。中國製造業豐富多樣的産品體系,滿足了世界不同發展水準經濟體居民的需求。

  還有多位專家認為,當前我國在全球碳市場建設方面更加積極,節能環保工作持續推進,已成為全球環境治理合作的核心力量之一。2016年9月初的G20杭州峰會上,我國與美國共同宣佈完成《巴黎協議》的國內審批,並向聯合國交存相關法律文書,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未來,我國將積極履行國家自主貢獻的承諾,持續推進節能減排工作。

  “中國已經成為引領世界經濟的重要力量之一。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切入全球價值鏈,納入全球經濟大迴圈。新世紀以來,中國逐步構建了國家價值鏈或區域價值鏈。未來時期,中國要力爭引領全球價值鏈。”劉金山説,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以及新動能新業態的加快培育,我國將更加主動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推動經濟發展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也將對全球經濟增速和發展品質起到更大的支撐作用。

  高玉偉也表示,未來幾年,中國仍將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有望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從而對各國的原材料和製成品存在巨大需求,也將為各國的資源開發和産業發展提供資本支援。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