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9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證實,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聯合參謀部原副參謀長王建平涉嫌受賄犯罪,軍事檢察機關已對其立案調查。
自此,中國軍隊“打老虎”的進程中刷新兩項紀錄:王建平成為軍隊反腐進程中首名落馬的現役上將;王建平是軍委聯合參謀部成立以來首名被查的“軍老虎”。
而就在此前一天,2016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聽取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2016年工作彙報,研究部署2017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相比2016年年初“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的判斷,此次政治局會議作出新判斷,“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
從“正在形成”到“已經形成”,兩字之差,是量變到質變的累積,是重要成果和轉捩點。這意味著,思考反腐問題的起點,即將發生變化。
2015年年初,我們面臨的形勢是“腐敗和反腐敗呈膠著狀態,我們在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還沒有取得壓倒性勝利”。到了2016年年初,就已成為“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充分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
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看來,2016年最大的成績是,十八屆六中全會發佈的文件和條例把“不能腐”當成了重要的法規,“下一步我們要將黨內法規制度化,真正通過紀律、法規制度約束取得成效”。
上下夾擊壓縮腐敗空間
早在2016年4月,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提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查處了100余名“大老虎”,當時進入公訴和審判程式的仍只是一小部分,根據案件辦理的時間週期來看,2016年將會是一個“老虎審判年”。
事實恰恰印證了莊德水的判斷。
《法制日報》記者梳理髮現,截至2016年12月27日,全國法院共一審開庭審理“大老虎”42人,2015年一審開庭審理18人,2014年一審開庭審理6人。2016年審理“大老虎”數量再創新高。
不僅如此,從開庭審理的密集度上看,2016年除4月外,其餘11個月每月都有“大老虎”被公開審理,9月更是有10名原省部級官員被訴,成為2016年“大老虎”被提起公訴人數最多的一個月。
在莊德水看來,法院依法懲治腐敗,讓貪官儘早進入司法程式,用司法正義保證反腐公信力,不僅利於加強對貪官的震懾,也有助於喚起群眾共同參與反腐的熱情與決心。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在2016年,中國首現死刑和終身監禁。
2016年10月9日,河南省安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犯受賄、鉅額財産來源不明罪,判處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白恩培死刑緩期二年執行,並適用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和假釋。
白恩培在他70歲這一年成為中國首個被判處終身監禁的“大老虎”,這意味著他不能減刑也不能假釋,將在獄中度過余生。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廉潔研究與教育中心副主任杜治洲告訴記者,對“大老虎”採取剝奪自由的方式進行處罰,司法懲腐的意義是不言自明的,就是要讓腐敗分子為腐敗行為付出失去自由的巨大代價,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比讓他們失去生命和財産更有震懾力。
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楊小軍看來,2016年在營造不敢腐氛圍方面,有關部門主要是做一些查案、打擊工作。落馬官員從被調查開始,到被“雙開”、移送司法、提起公訴和一審宣判,需要一定的時間過程。所以,2016年呈現出眾多“老虎”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現象,既是反腐鬥爭形成壓倒性態勢後的呈現,也是此前兩年大量“老虎”落馬後依法完成調查、審判流程的結果。
“2016年仍然保持著反腐的高壓態勢,懲處了一些省部級高官。還有一個變化,對紀律審查的貪官逐步進行司法審判,用司法的權威性來保證反腐的公信力。另外,國內和國外兩個戰場同時發力,切斷貪官外逃的路徑,也使國內的貪官産生心理威懾,對躲藏在海外的貪官也形成威懾力,壓縮了貪官的腐敗空間。從高層到基層的全面推進,也形成上下夾擊的局面,上下結合、內外發力也壓縮了腐敗的空間。”莊德水説。
大力解決“最後一公里”
“據我觀察,過去幾年我們在打‘大老虎’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央也高度重視。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基層腐敗現象還比較嚴重,原因在於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基層黨組織渙散,學習、開會走過場、走樣子。”竹立家説,另一個原因是對基層黨組織監督不力,“比如説對人情世故、親情等各種環境因素的監督形同虛設,特別是縣和縣以下的單位和機構。我個人一直認為,基層組織和群眾直接聯繫,他們的作風、權力運作的規範化程度以及服務品質等,直接影響到黨和群眾的關係。因此,基層反腐是未來中國反腐的重點,需要每一個基層工作人員、每一個權力執行者真正用好手中的權力。
2016年以來,紀檢監察機關一直重視查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2016年年初,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明確指出,“讓群眾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實際成果”。
2016年2月,中紀委官網發佈每月通報:上月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125起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每月通報依次向社會公佈查處的數據。
2016年8月1日,中紀委還對第一批重點督辦的9起扶貧領域典型案例進行了公開曝光。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還披露,2016年1月1日至8月29日,該網站公開曝光了扶貧領域突出問題325起。在325起典型案例中,“村官”是主要違紀群體。
在莊德水的評價中,2016年在營造不敢腐氛圍上,不管在高級領導幹部層面,還是基層幹部層面都頗見成效,營造不敢腐的氛圍使官員行為方面有所收斂、心理方面有所震懾。
“兩者的不同在於,他們權力所處的位置不一樣,高層領導幹部本身受到的監督比較少,普通群眾可望不可及,很容易形成權力的庇護關係。基層領導幹部的問題存在於,很容易形成個人專斷問題,利用制度和程式的漏洞來腐敗,另外基層幹部受到更廣泛的人民群眾監督,所以基層幹部比高層幹部能更深地感受到反腐的威懾力,畢竟基層幹部活動在第一線,與人民群眾接觸是最多的,所以基層領導幹部不收斂、不收手的情況比以前有所改觀。”莊德水説。
“基層腐敗的治理是反腐敗漫漫征程中的最後‘一公里’,也是最關鍵的‘一公里’,是決定反腐敗能否贏得民心的‘一公里’,也是決定反腐能否最終取得勝利的‘一公里’。”杜治洲説。
據竹立家介紹,2016年最根本的工作是“兩學一做”,是基層開展比較普遍也是比較重視的工作,“但據我觀察,一些地方還是存在以會議傳達會議、文件傳達文件,走形式的問題。如何讓基層工作者真正把心放到服務群眾上來,是黨建面臨的重要工作。怎樣鼓勵基層黨組織、黨員幹部用好手中的權力,真正為人民的利益負責,為公共利益負責,是我們急需破解的難題”。
在莊德水看來,從“拍蒼蠅”的角度來看,2016年重點抓了一些扶貧領域的腐敗問題,處理了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腐敗問題,“所以,基層反腐敗方面還是有所成效,經過一年的發展,基層政治生態已經發生很大改變。不過,還沒有形成根本性改變,原因在於體制機制上的問題。從現在的管理體制看,有很多情況仍在我們的監督視野之外。還有資訊公開的機制也不健全,社會公眾對整個政府工作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監督。從整個反腐過程來看,的確有所改觀,但和我們想要達到的目的還有一段距離,需要我們從思想和制度的根源上切斷腐敗源頭”。
政治生態將繼續好轉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零容忍,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凈化了政治生態,贏得了黨心民心。
從2016年查處的中管幹部的通報來看,違反政治紀律成為一個共性。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最重要基礎。十八屆六中全會強調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審議通過《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産黨黨內監督條例》,為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嚴肅政治紀律提供了制度遵循。
此外,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談話896人次,函詢1863人次”,也體現了把紀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治病救人的監督執紀理念。堅持運用好監督執紀問責“四種形態”,防止“要麼是好同志,要麼是階下囚”現象,辯證地把握好“樹木與森林”的關係,堅持“治病樹,拔爛樹,正歪樹”。
“我認為,2016年政治生態方面最大的進步是把黨內組織生活放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通過黨內組織生活批評與自我批評,相互監督來促進政治生態的正常和乾淨,這是2016年的一個重大進步。”楊小軍説,“未來如何讓政治生態更加正常,我想還是應該沿著這個思路,沿著這個方向去提升。所以,我覺得2017年不僅是對一般黨員領導幹部,對高層領導幹部也要提出更加明確和具體的理想信念要求,使政治生態真正能夠得到昇華”。
對此,莊德水的意見是,政治生態是領導幹部在組織生活中的狀態,狀態好不好跟整個社會的環境密切相關,“現在在權力監督方面存在一些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現象,怕監督得罪人,甚至怕監督丟了自己的選票,不敢去監督,挪不開面子去監督。還有思想信念上的問題,例如還有一些不問蒼生問鬼神的現象,也影響到政治生態良性局面的形成。2017年會有一個很大的政治任務,我們要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在2017年中,政治生態能不能得到改善,也代表著我們能不能為十九大獻上一張亮麗名片。我們可能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深入貫徹執行關於完善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政策,把準則的基本精神落實到具體中去,以制度的形式規範領導幹部的行為,以制度的形式固化和深化黨內的規矩”。
“我個人認為,2017年我們的政治生態會持續好轉,黨風、政風、文風和社會風氣在繼續推動下會持續好轉。”竹立家説,2017年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其中一項便是繼續強化加大反腐勢頭。(記者 趙麗)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