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養老金12連漲 北京月均超三千居全國第二

2016年12月29日 10:06:20  來源:各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
字號:    

  千龍-法晚聯合報道(記者王崗張瑩)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消息稱,到三季度末,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基本到位,全國1億多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待遇提高,部分地區還提高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

  今年是我國首次企業跟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同步調整養老金待遇。據《法制晚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範圍內除西藏外,30個省份已公佈養老金漲幅。2005年,養老金經過第一次調整後為月每人平均714元。隨後,養老金每年調整一次,到今年已是12連漲。

  記者發現,養老金第二次和第三次調整幅度分別為23.7%和9.1%。隨後從2008年開始至2015年,我國養老金的調整幅度均在10%左右,而今年調整幅度只有6.5%,較往年有所下降。

  數據顯示,今年14個地區漲幅明顯超過全國平均,其中甘肅地區漲幅最大,為9.55%。此外,從養老金平均水準來看,去年調整後基本養老金月每人平均超過2200元。全國共有16個省份超過我國的平均水準。2015年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養老金在全國居於前列,分別以3355元/月和3283元/月位列第二、三名。這與其當地的經濟發展不無關係。

  今年調整幅度為何有所下降?

  相比往年,今年的養老金上調,較前些年10%的增長,漲幅已明顯下降。同時,各地落地時間不一,從今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中宣佈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6.5%以來,直到6月,上海市才公佈養老金調整的具體方案,成為首個落實養老金上漲的地方。截至目前,除西藏以外,30個省份已公佈養老金漲幅。

  對於今年調整幅度有所下降,人社部曾解釋稱,今年按6.5%左右調整退休人員待遇,是國務院綜合考慮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人口老齡化新形勢,慎重做出的決策。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物價漲幅、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均放緩。

  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養老保險贍養負擔不斷加重,退休人員養老金水準不斷提高,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壓力越來越大,基金支撐能力出現下降趨勢。養老金調整既要切實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也不宜超過經濟、社會各方面承受能力。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