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相比十八大時 軍改後軍隊出席十九大代表選舉單位增加12個

2016年12月27日 15:02:17  來源:澎湃新聞
字號:    

  與中共十八大時相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使得軍隊組織架構實現了一次歷史性變革之後,軍隊出席中共十九大代表的選舉單位也相應出現調整變動,由十八大時的19個增加了12個,達到31個。

  據新華社2016年12月26日報道,中央軍委最近下發《關於軍隊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的通知》,對軍隊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作出部署。

  報道稱,根據中央有關精神,《通知》對代表的條件、構成、産生程式、名額分配及選舉工作的組織領導提出了明確要求。

  《通知》指出,軍隊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由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共31個選舉單位選舉産生,在堅持黨的性質、體現先進性的同時,應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既要有黨員領導幹部,又要有基層和工作一線黨員;適當增加作戰部隊營以下分隊黨員代表名額,注意推薦英雄模範人物作為代表人選;應有一定數量的女黨員、少數民族黨員和專業技術人員黨員。

  值得注意的時,與五年前軍隊選舉出席黨的十八大代表時的19個選舉單位相比,軍改之後軍隊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的選舉單位增加了12個。

  五年前,新華社2011年12月4日發佈消息稱,“經中央軍委批准,總政治部最近下發了《關於軍隊出席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的通知》,對全軍和武警部隊出席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作出部署……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出席黨的十八大代表,由全軍和武警部隊19個選舉單位選舉産生。”

  彼時,這19個選舉單位主要是各總部、各軍兵種、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各軍區、武警部隊和軍委辦公廳。

  2012年5月2日,新華社報道稱,“全軍和武警部隊出席黨的十八大代表候選人預備人選,分別由各總部、各軍兵種、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各軍區、武警部隊和軍委辦公廳等19個選舉單位,經過推薦提名、組織考察、確定初步人選並公示、黨委全會圈選投票等步驟産生。近日,中央軍委已審查同意。”

  2015年11月,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的召開拉開了改革強軍的大幕。隨後,軍隊組織架構實現了一次歷史性變革:相繼成立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把軍委機關由4個總部改為1廳、6部、3個委員會、5個直屬機構共15個職能部門,把7大軍區調整劃設為東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5大戰區,完成海軍、空軍、火箭軍、武警部隊機關整編工作,成立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