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北京首列磁浮列車開始調試 將於2017年運作(圖)

2016年12月26日 11:48:21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S1線首列磁浮列車駕駛室。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

  原標題:首列磁浮列車進京調試

  S1線的路基上,起伏的鋼架如鐵紅色遊龍,從門頭溝腹地一路向東,在永定河西岸戛然而止,在河岸翹首以待。它正對著的方向,就是首鋼。

  而在比市內溫度低上三五攝氏度的門頭溝石門營車輛段裏,一輛黑臉兒列車悄然“睜開了眼”——兩盞明晃晃的車頭燈通上了電。

  低輻射、低噪音、速度快,20分鐘就能從石門營抵達蘋果園,中低速磁浮終於要和市民見面。昨日,市重大項目辦發佈了相關資訊,這輛即將在本市首條磁浮線S1線上行駛的列車已經進入調試階段,預計明年就將投入載客運作。

  圖為停放在北京S1線石門營車輛段的北京S1線首列磁浮列車(12月25日攝)。

  吃頓快餐工夫 就從門頭溝進城

  磁浮列車就是老百姓口中的磁懸浮列車,記者昨天探訪的第一站就在鋼架之下臨時搭建的會商室裏。市重大項目辦相關負責人表示,S1線是本市首條磁浮線,西起門頭溝區石門營站,東至石景山區蘋果園站。這條線路的設置,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有效改善西部地區居民的交通出行條件。

  和其他軌道交通A級車一樣,磁浮列車顯得頗為敦實,內徑足有3米寬,6節車廂能裝1000多人。在石門營車輛段裏,相關負責人拍著厚實的車身向記者介紹,磁浮列車最高時速約100公里,不僅具有傳統軌道交通系統的優點,更凸顯了磁浮交通安全可靠性高、轉彎半徑小、爬坡能力強、噪聲低等優勢。

  時速100公里意味著有多快呢?他説,S1線線路全長10.236公里,包含乘客上下車時間在內,磁浮列車行駛全程的時間不超過20分鐘。

  如果沒有地鐵,門頭溝居民從石門營到蘋果園要走石龍南路向北,到阜石路右轉,經雙峪橋,跨永定河再右轉向南,走金頂南路向東才能抵達,就算是在週日這樣的非高峰期,自駕車也要30分鐘。

  “S1線開通後,也就是去快餐店點個餐、吃個飯的工夫,就能從門頭溝進城了。”他説。

  先對接1號線 未來“握手”6號線西延

  一條軌道線能撐起永定河西岸這片熱土的軌道交通嗎?按照本市規劃,門頭溝規劃中的87平方公里新城內將有25萬人實現就業、上學、居住。隨著城六區人口疏解,包括門頭溝部分地區在內的平原區將承接更多外溢功能,和城市的連接需要更緊密。

  “這個不用擔心,S1線通車後會有10組列車用於日常運營,而且還設置了換乘站。”相關負責人説,S1線開通後也將與多條地鐵線路實現換乘,除了在蘋果園站與地鐵1號線實現換乘外,未來還會與6號線西延段實現換乘。

  “這不僅對門頭溝來説是個利好消息,石景山居民的出行也將因此受益。”他説。

  這條線路,不僅將跨路、跨河、跨鐵路,還要上跨很多重要管線,還將穿越或並行多條規劃道路,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線路墩身設計形式多樣且線型複雜,工程施工難度較大,但仍將力保明年載客運作。

  環抱軌道跑 騰空1釐米“低速飛行”

  由於車輛剛剛進京,並沒能在軌道上一試身手。但相關負責人還是展示了車輛運作的原理。記者也在現場看到,S1線磁浮交通不同於以往的輪軌鐵路,列車下面有兩雙“大手”,緊緊摳住軌道下方。即使車輛騰空1釐米,軌道也是在車輛的懷抱之中,就算是拐彎、加速,也不會脫軌和翻車。

  沒了輪子的摩擦,車輛的聲音非常小。北京控股磁懸浮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磁浮列車沒有傳統輪軌列車的機械磨損和振動,此前有實驗顯示,在車外距離軌道中心兩三層樓的位置上,連續噪聲值比兩人隔桌交談時的聲音還小,不會打擾到周圍的居民。

  專家釋疑

  1、磁浮輻射有害嗎?

  北京S1線項目國防科大技術總工程師、國防科技大學磁浮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解釋。他説,中低速磁浮是一種吸力型的磁浮,漏出來的磁特別小,不會影響到周圍的小區、辦公樓等區域。

  小到什麼程度呢?他以收音機為例進行了比較。廣播中波的頻率有525kHz,保證大家能在收音機裏收到聲音;而實驗數據表明,磁浮、牽引磁場的頻率低於1kHz。

  “可以説,這種磁浮技術的輻射根本不會洩露到紅線範圍外,對周圍的居民不會産生影響。”他説。

  對紅線範圍外的人沒事兒,那坐車的人會不會有事呢?相關負責人再次對記者的擔心進行了解釋。

  磁浮是非電離輻射,類似手機、電臺,對人體沒有積累和破壞效應。相關負責人説,非電離輻射頂多有點加熱的效果,不會影響健康。

  2、懸浮列車突然沒電,會有危險嗎?

  雖然在現場看到,這個列車下面有兩隻“爪子”牢牢抓緊軌道,即使拐彎也不會被甩出去。可新的問題又來了——如果突然停電,車輛會不會直接摔在軌道上,給乘客造成危害呢?

  相關負責人解密,除了持續供電之外,列車上還配有專門的蓄電池。蓄電池的作用之一,就是線上路突然斷電的情況下,保證車輛能安全落下。

  根據設計數據,列車上安裝的蓄電池,給車輛供應兩分鐘的電;而車輛安全下落的時間只要20秒,蓄電池的電足夠車輛安全落在軌道上。

  除此以外,在市民不太能直接看到的車輛底座內部,還有一套小輪,這套小輪還能起到緩衝、帶動的作用,讓車輛安全落下。

  3、乘坐的人多,車輛會被壓下去嗎?

  説起磁浮,可能有些市民會直接聯想到動畫片裏的場景——乘客從站臺上了車,列車會沉一下,再躥出去往前開。那乘坐的人數多少,是否會影響列車的懸浮高度?如果乘客少,沒有那麼多人,車開起來會發飄嗎?

  相關負責人説,車輛在試驗場時,已經做過測試,用12噸、15噸的載荷分別進行了實驗。

  “我們是嚴控車輛高度的,車內有一套精密的檢測儀器,通過控制車輛懸浮的高度,來控制磁浮的力量。”相關負責人説,如果人多,為了保證8到10毫米的高度,車的“浮力”就會自動加大;反之則會自動縮小。對乘客來説,基本感受不到這些細微的差別。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