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從嚴治黨 我們有擔當(數字解讀2016從嚴治黨)

2016年12月26日 11:16: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全面從嚴治黨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全面”就是管全黨、治全黨……覆蓋黨的建設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部門,重點是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嚴”就是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治”就是從黨中央到省市縣黨委,從中央部委、國家機關部門黨組(黨委)到基層黨支部,都要肩負起主體責任,黨委書記要把抓好黨建當作分內之事、必須擔當的責任;各級紀委要擔負起監督責任,敢於瞪眼黑臉,敢於執紀問責。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兩學一做:態勢良好

  一場思想政治建設的接力,一次錘鍊黨風黨性的“點題”。

  今年以來,在全體黨員中開展的“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441.3萬個基層黨組織的具體組織下,8875.8多萬名黨員廣泛參與到學習教育中來。

  不僅領導學、普通黨員也學,不僅在職的學、退下來的也學,不僅機關事業單位學、工廠農村部隊也學;區分情況、分類指導,結合實際、對照細化,邊學邊做、邊做邊改……

  以上率下,領導幹部帶頭學、帶頭做;精準“滴灌”,以黨支部為基本單位組織黨員真學深學;以學促做,立合格尺規、樹先鋒形象;邊學邊改,以學習教育為契機補齊基層黨建“短板”……

  各級黨組織堅持全覆蓋、常態化、重創新、求實效,“學”得深入,“做”得紮實,呈現良好態勢,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有力推動了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

  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讓黨員領導幹部對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領會掌握更加深刻,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得到增強;廣大黨員對合格黨員的標準認識更加明確,黨的意識、組織觀念得到強化;“三會一課”等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功效得到激活,基層黨建工作中的一些突出問題逐步解決;黨支部組織黨員、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的主體作用得到發揮……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步伐鏗鏘而有力。

  【專家點評】

  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慶智:學習教育在基層開展尤其要注重理念思路、方式方法的創新,把黨員黨性修養與實際工作成效緊密結合起來,將基層黨建工作落實到基層治理和日常行政實踐的執行層面。

  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祝靈君:學習教育中,要強調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結合,普通黨員主體作用發揮與落實主要負責人管黨治黨責任相結合,黨員幹部的自我完善與重塑政治生態相結合。

  八項規定:抓細抓常

  “2016年初,水利部規計司原副司長吳強(正司級)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接受地方水利單位、水利施工企業宴請,安排某企業人員為其支付個人費用。”這是12月7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上點名道姓的通報之一。

  點名道姓通報曝光、緊盯年節假期……這些行之管用的做法在2016年得到進一步深化;繼“糾正‘四風’監督舉報直通車”、手機客戶端“反‘四風’一鍵通”開通後,今年1月,中央紀委監察部開通微信“四風舉報”平臺,“一網一端一微”已形成強大的監督力量;針對當前享樂奢靡穿上“隱身衣”等“四風”新情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執紀監督不斷升級,通過深挖細查,“公卡加油”“食堂吃請”等問題一個個被揪了出來。

  馳而不息、新招頻出。據統計,2016年以來,截至11月30日,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894起,處理5550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987人,其中,地廳級51人,縣處級328人,鄉科級3608人。

  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成績的取得不僅來自於對違紀問題零容忍,更來自於黨中央的以上率下,前段時間,中央政治局又一次率先垂范——

  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規範黨和國家領導人有關待遇等文件,對黨和國家領導人辦公用房、住房、用車、交通、工作人員配備、休假休息等待遇進一步作出規定。會議明確要求,有關規定從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率先做起,並分批實施。海外觀察評價,“八項規定在執行四年之後再次升級,中國共産黨改進作風、從嚴治黨的決心堅定不移。”

  2016年是八項規定實施的第4個年頭,無論是執紀監督的數據更新,還是制度文件的不斷出臺,都釋放出作風建設抓細抓長,管黨治黨越來越嚴的強烈信號。

  打虎拍蠅:力度不減

  “29萬件”“26萬人”,這僅僅是今年前三季度的反腐敗“成績單”,數據表明,全面從嚴治黨正走向深入,管黨治黨更加嚴緊實,監督執紀問責力度越來越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零容忍,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凈化了政治生態,贏得了黨心民心。今年已有28名中管幹部受到黨紀處分,其中包括已退休的遼寧省委原書記王珉,再次印證了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

  從這28名中管幹部的案情通報可以看出,有26人違反政治紀律。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最重要基礎。十八屆六中全會強調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審議通過《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産黨黨內監督條例》,為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嚴肅政治紀律提供了制度遵循。

  此外,從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談話896人次,函詢1863人次”,也體現了把紀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治病救人的監督執紀理念。堅持運用好監督執紀問責“四種形態”,防止“要麼是好同志,要麼是階下囚”現象,辯證地把握好“樹木與森林”的關係,堅持“治病樹,拔爛樹,正歪樹”。

  全面從嚴治黨正走向深入,必須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不減,踩著不變的步伐,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加強作風建設和制度性建設,著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國際追逃:成績斐然

  11月16日下午3時許,北京首都機場,“百名紅通人員”頭號嫌犯、浙江省建設廳原副廳長楊秀珠走下飛機舷梯,跨越13年、輾轉多國的逃亡生涯宣告終結。至此,“百名紅通人員”已有37人歸案,2016年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成績斐然。

  “讓已經潛逃的無處藏身,讓企圖外逃的丟掉幻想。”今年年初,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今年以來,中央追逃辦各相關單位將追逃追贓納入全年工作計劃和年終考核目標,各省區市黨委反腐敗協調小組將追逃追贓緊緊抓在手上,逐步向市縣一級延伸,全面建立三級掛牌督辦制度,一批外逃多年的腐敗分子被追回、受到法律懲處,一批企圖外逃的腐敗分子被及時攔截。

  細數已歸案的37位“百名紅通人員”名單,不難發現,2016年從美、加、澳、新等西方發達國家追回來的外逃人員,相較于2015年有明顯提升,彰顯出雙邊反腐敗合作平臺的渠道作用。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JLG)反腐敗工作組成立以來,中美反腐敗和執法部門進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與合作;中國和加拿大之間建立中加司法執法合作磋商機制,今年9月雙方在磋商框架下簽署《關於分享和返還被追繳資産的協定》,為跨境追贓搭建了合作機制;中國和澳大利亞簽訂刑事司法協助約定,並已簽署引渡條約;中國與紐西蘭之間在閆永明等重點個案上開展良好合作。

  為全面掌握外逃貪官的資訊,中央追逃辦編織了內外兩張資訊收集網,制定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外逃資訊統計報告制度,從中央到縣一級層層建立外逃人員數據庫,及時更新、動態管理。同時,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設立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舉報平臺,接受海內外公眾對外逃貪官的舉報線索,為開展追逃追贓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本版稿件由盛若蔚 姜 潔 江 琳 趙 兵 孟祥夫采寫

  《 人民日報 》( 2016年12月26日 16 版)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