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全國文明家庭之遼寧】“手藝即生命,工作即人生”--瀋陽“工匠之家”的藍領傳承

2016年12月23日 10:24:27  來源:網信遼寧
字號:    

  原標題:[全國文明家庭之遼寧]“手藝即生命,工作即人生”--瀋陽“工匠之家”的藍領傳承

  “手藝即生命工作即人生”

  這是“勞模父親”孫國相的畢生信條

  也是“藍領專家”孫家宇、孫家滄兩兄弟的奮鬥指南

  更是這個“工匠之家”的座右銘

  2016年12月

  “孫家”榮獲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

  網友紛紛表示

  “孫家”是千萬個為老工業基地默默奉獻的工人家庭縮影

  此殊榮是對“工匠之家”的肯定

  找一件能做一輩子的事情

  這是一個“工匠之家”,“手藝”“鑽研”“敬業”等字眼,在他們的生命字典中發光。

  父親孫國相是瀋陽黎明公司的拋光工、勞動模範,工作40多年來榮獲的獎狀挂滿家中墻壁。“小時候我們對父親十分崇拜。父親的手非常巧,能把廢木料雕成玩具手槍、飛機、汽車。”孫家宇回憶説。

  兄弟倆記得,父親有一個隨身攜帶的紅色記事本,經常在上面勾勾畫畫,還不讓他們翻看。好奇的他們纏著父親問“本子裏面記了什麼”,父親就會摸著兄弟倆的頭説:“好好學習,等長大了,有出息了,就讓你們看。”

  為了能有朝一日看到神秘的紅色記事本,兄弟倆勁頭十足地開始學習競賽。1989年,哥哥孫家宇考入黎明技工學校,就讀期間多次代表學校參加技能競賽,成績優異的他畢業後進入黎明公司從事鉗工;1991年弟弟孫家滄也考入黎明技工學校,畢業時技術等級比其他同學都高一級,以全校優秀畢業生的身份成為黎明公司的一名電工。

  優異的學習成績,勤奮的工作態度,給予了他們打開紅色記事本的“鑰匙”。原來,這是一本凝結父親畢生心血的拋光經驗。已經被翻得起毛、泛黃的小紅本上,每個操作的細節、哪個工件配備什麼手法、不同的機床有什麼注意事項等問題,都記錄得一清二楚。扉頁上寫著是父親常挂在嘴邊的家訓:尊師敬老,勤則業進;孝字當頭,與人共勉。

  “父親總是教育我們,要找一件能做一輩子的事情,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孫家滄還記得,自己和哥哥每次拿回來榮譽證書,退休的父親都會樂呵呵地戴上老花鏡,仔細捧著看半天,一邊吩咐母親“晚上加個菜”,一邊又故作嚴肅地説:“要戒驕戒躁,繼續努力。”2006年,這個由“勞模父親”和“高級技師兒子”組成的家庭,榮登瀋陽市“十大技能家庭”榜首。

  讓大家看到工人的價值

  2011年冬天,在瀋陽中航工業黎明文化宮舉行職工職業技能運動會頒獎典禮。站在舞臺上的,是連續三屆狀元孫家宇,公司獎勵了他一輛價值6萬元的轎車。手舉“第一名”獎狀,孫家宇含淚望向天空,失聲痛哭:“爸,我們贏了!”

  早在1992年,師父楊宇鑫告訴剛剛工作的孫家宇:“在技術上,想要拿得起放得下,就必須要多看、多學、多幹。”為此,孫家宇把每天學習心得記錄下來,去圖書館借書、向老師請教,常常學到淩晨。在邊幹邊學的過程中,他很快掌握了多種類型工裝的裝配方法,攻克了進口彎管模通用球頭芯棒的國産化問題,單套芯棒節約成本近10萬元,不到30歲就考取了高級技師。

  在哥哥的帶動引導下,弟弟孫家滄畢業後潛心鑽研電器維修,每年上千次機械維修總是隨叫隨到,渾身油污、蓬頭垢面也不在乎。為了理解微電原理,他把家裏的電器拆下來研究重裝,練就了一手不看圖紙就能修好設備的“絕活”。多年來,工廠設備完好率和設備電器排故完成率均達到100%。

  通往精工巧匠的道路上,父親始終要求他們精益求精、不斷進取。在第二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中,孫家宇、孫家滄同時參加並獲獎。兄弟倆拿著獎狀去找父親時,父親平靜地説:“什麼時候拿了第一,再給我看。”

  2011年初,當兄弟倆籌備參加瀋陽市“千百萬人才競賽”時,父親因患癌症住院,兄弟倆想放棄比賽照顧父親。父親聽聞嚴詞阻止,甚至放出狠話:“你們要是放棄比賽,就不是老孫家的兒子!”

  兄弟倆雖榮獲全市第二名,卻未能挽留父親的生命。為圓父親的夢想,兄弟倆互相鼓勵,發力奔跑。為了搶修電路,降低廠房損失,孫家滄常常在現場一忙就是一整夜;為了練手藝,孫家宇在家裏裝了個鉗工操作臺,甚至通宵琢磨修研方法,由於長期低頭工作,他患上嚴重的頸椎病,卻忍著疼痛攻克了廠裏一個又一個大技術難關。瀋陽市鉗工技術協會還將他們的“高精度鑽孔技術”予以總結,在行業生産中普及推廣。

  兄弟倆先後獲得瀋陽市傑出青年崗位能手、瀋陽市“五四獎章”、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2011年冬天,當孫家宇站在領獎臺上,手捧“第一名”獎狀時,身旁披著獲獎綬帶的孫家滄,亦是泣不成聲:“爸,你看到了嗎?我們讓大家看到了工人的價值。”

  留下金山銀山,不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父親走後,每年春節,兄弟倆都帶著老婆孩子聚在一起,一起陪老母親過大年夜。吃年夜飯前,兄弟倆先給父親上柱香,在餃子的香氣中,彙報自己的成績,和父親聊聊家裏的事情。

  “不管做什麼,都要做一個有價值的人,這樣才不枉此生。”多年來,父親的教誨引導兄弟倆不斷進取,命運也對他們的勤奮刻苦予以眷顧:兄弟倆分別被評為瀋陽市“首席工人”和“技術標兵”,分別擔任瀋陽市鉗工技協秘書長和瀋陽市維修電工技協會長;在中航工業,哥哥孫家宇是發動機首席技能專家,弟弟孫家滄成為集團首席技能專家。兄弟倆用一個個獎狀、一個個榮譽,將父親“工匠傳承”的希冀填滿。

  兄弟倆的成長進步,離不開家人的扶持與包容。工作忙時,兄弟倆一個月都回不了幾天家。孫家宇女兒12歲了,卻從未享受過一次“爸爸送上學”。有一次他加班到淩晨3時多,回家一看發現家裏沒人,原來女兒發高燒,妻子為了不影響他工作,自己帶著孩子去醫院看病了。

  孫家滄亦是如此。女兒剛出生兩天,他就接到緊急維修任務趕赴現場。2015年妻子手術後第二天,他又接到排故電話,善解人意的妻子看他坐立不安,就勸他回去上班。就這樣,孫家滄白天照常工作,晚上護理妻子,半個月下來人瘦了一圈。

  “好家風、好家教是個寶”,是兄弟倆總挂在嘴邊的一句話。雖然兄弟倆工作忙、顧家少,家庭氣氛卻很和諧。兩人只要工作允許,都在家搶著做飯、洗碗、做家務。“這些年家人包容我們的太多了。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心中有個好形象。”孫家滄回憶説,哥倆是看著父親獲得的一張張榮譽證書長大的,哥哥孫家宇的女兒又是看著爸爸的獎狀長大的,“我們崇拜老父親,侄女崇拜我哥哥。”

  2016年,這個“工匠之家”先後榮獲全國“最美家庭”和“全國文明家庭”稱號。“父母留下金山銀山,不如留下一個平臺,培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子女一代代靠這個價值觀傳承下去,家庭的希望、社會的希望也就有了。”孫家宇説。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