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圖布巴圖家庭:用愛澆灌沙漠綠洲

2016年12月22日 14:17:35  來源:網信內蒙古
字號:    

  用愛澆灌沙漠綠洲

  ——記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圖布巴圖家庭

  每年春季的植樹時節,在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巴丹吉林沙漠邊緣,人們總能看到兩位老人身背水壺、手拿鐵锨、埋頭苦幹的身影,他們是原古日乃蘇木的圖布巴圖和陶生查幹夫婦。現年63歲的圖布巴圖是一名退休黨員幹部,62歲的妻子陶生查幹是一名退休教師。

  1976年,畢業于甘肅師範大學外語系斯拉伕語專業的圖布巴圖,放棄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先後在額濟納旗水電局、經管站、財政局等單位工作。1983年他主動申請回到位於巴丹吉林沙漠西部的家鄉古日乃蘇木工作,先後擔任人大主任、蘇木達等職務。工作期間,圖布巴圖目睹了沙塵暴的肆虐,昔日美麗的古日乃湖週邊的綠洲漸漸沙化,古日乃湖一天天縮小,他開始意識到了生態惡化的嚴重性,並暗暗下定決心,要為保護家鄉生態環境盡一份綿薄之力。

  2002年,為改善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為阻止逐年嚴重的土地沙漠化,也為給子孫後代創造一片綠色的生存環境,圖布巴圖提前辦理了退休手續,留在生活條件艱苦的古日乃。自此,開始了他們夫妻兩人的漫漫植樹造林治沙之路……

  為了防沙治沙,圖布巴圖和老伴兒省吃儉用,拿出家裏所有積蓄用來購買樹苗,拉起一道10多公里長的圍欄,圍封2000多畝荒漠,開始植樹造林。

  萬事開頭難!由於古日乃地區嚴重缺水,常年處於乾旱狀態,剛開始,老倆口種的樹成活率不高。可是,面對低成活率和惡劣的環境,固執的圖布巴圖沒有動搖,而是買了相關書籍,從書裏找答案,向林業等相關部門專業技術人員求教!在樹種選擇上下功夫,從“源頭”開始提高造林成活率。經過與專業人員探討,他們挑選適宜本地區種植的耐旱、耐鹽鹼的梭梭等優良草科植物。因地制宜、因時搶栽。春天風大,夫妻倆把梭梭苗泡在水裏,等風勢減弱時,搶時間栽種,像是跟老天爺玩捉迷藏,常常累得喘不過氣來!夏天是梭梭苗補水的季節,沙漠中的氣溫高達45℃以上,夫妻倆頂著似火驕陽一趟趟拉水澆灌。45℃的高溫下,普通人坐著都覺得難忍,何況是60多歲的老人,還要在烈日下勞作!那種艱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別人種梭梭一年只澆一次水,而為確保苗木成活率,他們要澆3次。寒來暑往,在綠化造林上不僅要傾盡人力,更要有物力支援,老倆口已經把80多萬元灑在這片土地上。付出總有回報!多年來,在老倆口的精心伺弄下,苗木的成活率在95%以上,圍封荒漠的綠化率達到80%以上,苗木成片成活面積達到500余畝。2011年,丈夫圖布巴圖榮獲額濟納旗“治沙造林標兵”榮譽稱號。2015年,圖布巴圖家庭榮獲全國“最美家庭”榮譽稱號。同年,這個家庭被授予自治區熱心公益“最美家庭”標兵戶榮譽稱號。

  在綠化造林的同時,他們還不斷嘗試用梭梭嫁接肉蓯蓉。經過幾年的栽培實驗,在他們自己的綠化圍欄裏成功實現了肉蓯蓉的人工嫁接!他們還把這一技術傳授給當地百姓,為這個地區的牧民找到了一條新的致富路。目前,當地牧民通過種梭梭嫁接肉蓯蓉,每戶年均純收入達4萬元。

  由於長期野外作業,夫妻倆明顯比實際年齡蒼老,面龐被大漠驕陽烤得黝黑,雙手皸裂如同樹皮,手指和手背上都貼著泛黃的膠布。如果不特別介紹,你根本看不出他們一個是退休幹部、一個是退休教師,有著足夠他們過安逸生活的退休金!很多人不理解,他們為什麼放著舒適的日子不過,終日風塵僕僕,騎著摩托車忙碌在治沙綠化的拉水、育苗工作中……

  2010年,丈夫圖布巴圖生了一場重病,兩次手術後醫生叮囑他要好好休養,避免重體力勞動,可是在家裏休養了一個月後他就又一次回到了綠化治沙的陣地,他放不下心愛神聖的古日乃湖,更放不下自己親手栽種的這片綠洲,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他對沙漠綠化工作的熱情。

  2011年,妻子因勞累過度患大動脈血管瘤,由於古日乃地區較為偏遠醫療條件差,送醫不及時導致妻子腦出血癱瘓在床,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因兒女們已各自成家,都在距離家鄉近300公里的旗政府所在地工作,無法護理病中的母親。照顧妻子陶生查幹生活起居的責任便全部落在圖布巴圖身上!但是,這一變故並沒有打消圖布巴圖種樹治沙的信念。四年來,這位執著的退休老幹部,在悉心照顧妻子的同時,仍然奔忙在種樹的事業上。

  2012年旱情嚴重,即使是老伴生病也沒有向親朋好友借錢的圖布巴圖,竟然為了打機電井從親戚那裏借了3萬元。這也使得自己的兒女和親人都對他的舉動不能理解。但是,生病的妻子陶生查幹並沒有埋怨丈夫,她積極勸導著自己的兒女,讓他們明白父親熱心公益防沙治沙的理想。圖布巴圖也用自己的堅持打動了愛他的家人們。妻子和家庭的支援,使他在綠化治沙這項公益事業中收穫了快樂和自信。他總説:“無論在崗還是退休,不能白吃共産黨的飯,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一兩個人的力量對於治理漫漫黃沙來説始終是微薄的,通過圖布巴圖與妻子的堅持和努力,越來越多的牧民也備受感染,他們自願加入到了綠化治沙的隊伍當中,開始和圖布巴圖夫妻倆一起植樹造林,精心呵護沙地上那一抹珍貴的綠色。

  互敬互愛是家庭和睦的基礎,是家庭幸福的源泉。雖然,他們沒有舒適富足的生活環境,但是他們相互扶持、相互信任,相互守護,用他們自己的力量與沙漠抗爭,改善著家鄉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用行動詮釋著防沙治沙的堅定信念。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