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冬行西藏】話山南,古老土地釋放年輕的活力

2016年12月22日 10:52:4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西藏頻道電(殷小燕)山南,山之南。在地圖上看,山南與拉薩僅一山之隔,距離拉薩191公里。來到山南市,就會被她自身形成的強烈對比所吸引——最古老的地方,同時也是最年輕的地方。

  山南歷來被稱為藏民族的搖籃,藏文化的發祥地,這裡擁有西藏曆史上第一塊農田索當,第一個村落雅礱索卡,第一座寺廟桑耶寺,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等諸多西藏曆史上的“第一”。至今,這些“第一”都還以生生不息的文化內涵影響著山南人。

  山南最年輕,今年5月27日,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才正式掛牌成立。迄今為止,她不僅是西藏最年輕的地級市,還是全國最年輕的地級市之一。這個“新新的”山南市,在歷史長河中,邁出了前進腳步。

  冬行西藏的第二天,一覺醒來,已經是早上八點,天剛濛濛亮。與西藏的眾多地方一樣,山南的早晨十分安靜。作為一個地級市,這裡的清晨幾乎聽不到汽車的轟鳴聲,噪雜的叫賣聲,也看不到忙碌的身影。

  在外觀上,山南給人的印像是靜悄悄的。然而,接下來的行程,讓我對山南有了新的印象。尤其是在山南市脫貧攻堅作戰指揮部,不再散發著文文靜靜的女子氣,而是透著一股子“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的豪壯范兒!

  脫貧攻堅指揮部在一棟陳舊辦公樓的三樓,一上樓梯,“一個門上三個牌”的景象就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牌子上寫著“産業脫貧組、教育脫貧組、社會保障組等、異地搬遷組、轉移就業組、生態補償脫貧組、宣傳組、規劃計劃組、政策資金保障組”。工作人員介紹説,由於辦公條件有限,幾個脫貧小組共用一間辦公室。雖然在同一間辦公室,但是脫貧工作必須做精做細,不僅要健全組織機構,明確工作責任,確保規劃到位,而且所有的脫貧小組都有專人負責,毫不含糊。

  樓道的最裏面是指揮部大廳,墻上挂著一幅幅清晰的“作戰地圖”,有“十三五”期間山南市一般貧困戶分佈圖、低保戶分佈圖、五保戶分佈圖以及精準脫貧攻堅作戰圖,圖上用不同顏色標明脫貧情況,紅色表示還未脫貧,藍色是正在脫貧,而綠色則是完成脫貧。從2016年到2018年,山南市計劃用三年時間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在2020年與全國一道奔向小康。

  在墻的另一側,放著一個大大的文件櫃,裏面整整齊齊地放滿了檔案盒。抬頭看,文件櫃上面還放了好幾層。

  原來,所有這些檔案盒裏裝的都是貧困戶的臺帳。

  同行的山南市政府副市長、市脫貧攻堅指揮部副指揮長張福臣介紹,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山南市實施了“精準識別到戶到人”的政策,建立《“一戶一檔,一人一法”臺帳》和《貧困戶收入臺帳》,根據致貧原因,因戶因人精準扶貧。

  日前,《2016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研究報告》發佈,山南市在全國292個地級城市中,政府效率排名第三,位居西部地級城市第一名,這也是2016年度政府效率報告中西藏唯一一座榜上提名的城市。以這樣的精氣神兒脫貧攻堅,山南市得此殊榮,也確實是實至名歸。

  古老的山南,正釋放著年輕的活力。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