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專家回應霧霾為何“早輕晚重”等五大疑問

2016年12月19日 16:26:24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這次京津冀地區以及山東、河南等地出現的大範圍區域性重污染過程,讓包括北京在內的華北平原大部分地區徹底“淪陷”。本輪霧霾天氣為何如此漫長?緣何早輕晚重?最重時段何時到來……昨天,記者採訪了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郭金蘭,為大家一一揭開謎團。

  疑問一

  重霧霾為何持續這麼長?

  本輪霧霾天氣過程從16日至21日,最為顯著的特點是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污染程度重。究竟是何原因導致了長達6天的霧霾過程?

  ●答疑:

  談及造成本輪霧霾特點的原因,郭金蘭表示,16日至21日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冷空氣勢力較弱。受其影響,華北平原地區高空受偏西氣流控制,氣溫總體呈回暖狀態,造成近地面層水準方向上風速小,垂直方向上有逆溫層存在,形成不利於污染物擴散的靜穩天氣形勢。

  在這種靜穩天氣形勢下,同時也注意到一條偏北風和偏南風形成的輻合線始終維持在河北中南部至天津北部,雖然在南北方向上有所擺動,但始終維持相持狀態。特別是19日開始至21日這條輻合線與華北平原地區特殊的地形作用相疊加,有利於污染物的持續積累。長時間的持續積累效應,拉長了重污染天的持續過程。

  疑問二

  霧霾天為何“早輕晚重”?

  這幾天,大家明顯能感覺到早晨空氣品質和大氣能見度要稍好一些,到了下午晚上便明顯加重,這是為何?

  ●答疑:

  郭金蘭説,大家之所以會感覺到霧霾“早輕晚重”,原因主要在於16日夜間、17日夜間都有弱冷空氣滲透影響北京。在弱偏北風的作用下,北京這兩天后半夜至次日上午的污染物濃度都有所下降,能感覺到早晨空氣品質和大氣能見度要稍好一些。

  疑問三

  霧霾為何來得猛發展慢?

  為何首日那天霧霾來勢洶洶,最近兩天發展卻相對緩慢?

  ●答疑:

  郭金蘭解釋,16日白天霧霾自南而北快速推進,全市很快陷入重污染天,但16日夜間、17日夜間都有弱冷空氣滲透影響北京。在偏北風的作用下,北京這兩天后半夜至次日上午的污染物濃度都有所下降。同時,弱偏北風把污染物向南推,使得空氣污染物主要沿著位於河北中南部至天津北部的輻合線發展。同時也要注意到,16日20時北京市啟動重污染紅色預警,嚴格落實減排措施,對污染物的積累也會起到積極的抑製作用。兩種因素綜合影響,使得北京地區的霧霾發展相對緩慢。

  疑問四

  霧霾比預想的要輕嗎?

  因為處於紅警之中,一些市民反而感覺這次霧霾整體比想像中要輕一些似的,這是一種錯覺嗎?

  ●答疑:

  “這不是錯覺。”郭金蘭解釋,此次霧霾天氣過程持續時間長。污染物的積累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霾看起來要輕一些的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偏北風和偏南風形成的輻合線一直壓在河北中南部至天津北部。沿著輻合線,污染物積累明顯,達到重度霾。而北京地區位於輻合線的北部,16日夜間、17日夜間都有弱冷空氣滲透南下影響本市,使得低層濕度小,北京地區的能見度相對好一些,霾也相對輕一些。其次,同樣還是得益於北京各部門及時聯動,嚴格落實減排措施,對污染物的積累起到積極有效的抑製作用。市環保局公佈的數據顯示,此次紅色預警讓北京本地污染物排放降低30%左右,本地産生的PM2.5因而降低20%以上。

  疑問五

  最嚴重的霧霾哪天來?

  霧霾未來發展趨勢如何,最重的時段會在何時到來?本輪霧霾何時消散,大家何時能夠重新擁抱藍天?

  ●答疑:

  “預計,18日至21日霧霾天氣仍將維持發展,霾最嚴重時段出現在20日至21日白天。”郭金蘭分析,不利於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繼續維持,且20日夜間濕度進一步增加,污染物的吸濕增長作用也會明顯,會造成能見度進一步下降。

  真正的轉折出現在21日夜間,隨著西北方向冷空氣南下,本市將出現3到4級偏北風,在北風的作用下,霧霾將自北向南逐步減弱消散。22日至23日,本市的擴散條件都會維持在一個比較好的狀況之下,儘管在24日時還會出現一次短暫的輕微霾“插曲”,但也會很快過去。到25日又會有一股冷空氣到來。總體來説,22日至25日期間,除了24日空氣擴散條件稍差一些以外,其他時間的天氣還是比較好的。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