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陳兆年祖輩幾代人踐行“內要家和萬事興,外要誠信走天下”家風

2016年12月14日 10:58:35  來源:金羊網
字號:    

  文/金羊網記者甘韻儀,通訊員番宣

  金羊網訊 陳兆年家住在廣州市番禺區,她的家庭秉承了長輩的處事風格,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她爺爺、父親都曾榮獲省、市五好家庭稱號,“好家風”傳到她這一代,已經積澱了好學、勤奮、善良、孝順等美德,于家庭是一筆珍貴的財富,于社會也是一個好榜樣。正是因為這樣,在12月12日于北京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上,廣州市番禺區大龍街金龍社區的陳兆年家庭被授予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祖輩傳承良好家風

  一個人難以支撐起一個“全國文明家庭”,他們是怎樣的一家?

  據介紹,陳兆年祖祖輩輩十分注重傳承中國優秀文化。爺爺現已年近九十高齡,德高望重的他,不僅堅守“內要家和萬事興,外要誠信走天下”的信條,也注重教育下一代。在他的教育下,十一個兒女個個成才。陳兆年的父親陳昌,是廣州番禺有名的企業家。他白手起家,創立了番禺珠江鋼管有限公司等十幾個企業,其中番禺珠江鋼管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內大直縫焊管的龍頭企業。陳兆年的母親蘇杏芳是一名優秀的退休小學校長。

  長輩注重教育,後輩耳濡目染,父輩的風格影響了陳兆年,回國做事不久,爺爺還特意用毛筆字寫下“禮、義、忠、信”四個字,送她作為座右銘,叮囑她要做成事首先要做好人。

  她遵循教導,首先從孝敬老人做起,無論工作多忙,每週都會抽出時間,陪爺爺喝早茶,聊聊天,儘量關心家中老人的飲食起居生活。她的父母興趣廣泛,愛好書法、盆栽、攝影、養魚、養蜂、體育運動等,父親陳昌養的錦鯉“亞運之星”還曾獲得2010年全國錦鯉大賽冠軍,母親在攝影方面也曾取得不俗的成績。“好家風”下的家庭生活,處處充滿趣味。

  而陳兆年的丈夫陳曉軍,是一名退伍軍人,擁有軍人所具備的高度責任心和強烈的事業心,現在是一家爆破工程公司的高級工程師。他現是爆破工程方面的高級管理人才和專家,曾為國內多個知名的爆破工程作出了突出貢獻,他主持的100多個爆破工程項目中,無一發生安全事故。每每被人問起從事的職業是否危險和辛苦時,他都會自豪的説:“穩定和諧的家是我最堅強的後盾。”為了更好支援丈夫的事業,陳兆年將家搬到離公司不遠的小區,獨自承擔起照顧小孩和老人的責任。陳兆年的公公婆婆退休後住在外地,為減少丈夫對老人的牽掛,她將公公婆婆接過來廣州一起住,讓他們享受含飴弄孫之樂。

  辦好企業貢獻社會

  先有國再有家,陳兆年秉承的理念是“辦好企業,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她説:“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是幹事立業的根本。”她會計專業出身,為了更好地勝任工作,在自己主抓公司籌備上市時,她專門購買了相關書籍學習,並參加中國註冊會計師考試。那時她已身懷六甲,既要應付繁忙的工作,又要擠時間學習,應對考試,這種堅強的毅力帶動了公司的學習風氣。她不僅重視書本知識,更重視實踐,經常虛心向公司一線的老員工請教、取經,拜能者為師,這種虛懷若谷的精神得到了大家的稱讚。

  好的家庭出身,也不忘“天道酬勤”,她説她從小就懂得勤奮敬業也是立業的根本。她説起了一件事,當時生完寶寶,産假只休了20多天,她就主動放棄個人的休息時間,到公司籌備上市事務,2010年年初,在陳兆年的帶領下,珠江鋼管經過300多天的緊張的籌備,終於成功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被業內人士譽為金融奇才。人們不僅認同她的能力,更欽佩她的拼搏精神,因此被委任為集團公司執行董事。

  在她的管理下,在不到兩年時間,企業連獲廣州市首屆政府品質獎(僅有4家企業榮獲)和廣東省政府品質獎(僅有8家企業榮獲)等。

  近年來,公司還分別在珠海、連雲港、江陰等地建立了鋼管生産基地,帶動當地就業3000多人。在她的帶領下,公司近三年的業績更是創造了歷史新高:企業銷售收入共達到78.34億,出口創匯6.38億美元,納稅4.2億元,連續多年榮獲地方納稅大戶稱號。公司還先後獲得了“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冶金産品實物品質金盃獎”、“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廣東省百強民營企業”、 “廣東省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廣東省模範勞動關係和諧企業”等榮譽。

  力所能及幫助他人

  對企業員工,她認為科學發展,要以人為本。“企業的員工來自全國五湖四海,自己有責任給員工創造一個舒適安定的生活環境,讓廣大員工有家的感覺。而安居才能樂業,因此公司在廠區附近買下或租借員工宿舍提供給員工使用,增強員工的歸屬感,提高企業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她説。她一直致力於改善員工的工作和生活品質,如增加餐費補助、給予特困戶發放特別補助、為未婚員工舉辦聯誼活動等,公司也連續多年榮獲省、市的模範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外來工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

  對待鄰居,陳兆年堅信,遠親不如近鄰。“沒有和諧的鄰里,就很難有和諧的家庭,而小區就像是一個大家庭,小區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她多次提議業委會多舉辦社區活動,增加鄰里間的交流,增進相互的了解,促進彼此感情。她身體力行,積極參與街區舉辦的“友愛在鄰里、友愛在社區”、 “愛心媽媽”等活動,與社區的新媽媽交流育兒經、為準媽媽們介紹育嬰經驗等,經常與公公婆婆,帶著女兒走訪鄰里,問寒問暖,相互幫助,所在小區多次被評為“模範小區”。

  對待有需要的陌生人,陳兆年在企業積極倡導並大力支援各界的慈善活動。她多次帶領公司員工為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地方教育等慈善活動捐款捐物。“近幾年來,公司上下累計為地方的教育、文化、慈善等公益事業上捐贈近億元。”據介紹。

  對社會,她們一家也有共識: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支援,發展起來的企業有責任回報社會。近幾年來,陳兆年認真履行番禺區人大、女企業家協會、婦女代表等社會職責,緊密圍繞地方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局,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通過各種途徑積極建言獻策。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