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新華社評論員:讓文明家庭成為夢想啟航的地方

2016年12月13日 11:32:42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題:讓文明家庭成為夢想啟航的地方

  新華社評論員

  最是親情暖人心。寒冬時節,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我們要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習近平總書記在親切會見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發表重要講話,以深厚的家國情懷,深刻闡釋注重家庭、家教、家風的重大意義,為新形勢下推進家庭文明建設,推動形成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思想力量。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吟咏,“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家訓,“家和萬事興”的嚮往……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孝老愛親、兄友弟恭、妯娌和諧、克勤克儉等傳統家庭美德早已融入血脈,化作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家庭的生活依託、社會功能以及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只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把家庭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長期任務抓實抓好,才能不斷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培土夯基,注入不竭動力。

  注重家庭,就是要深刻認識“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的樸素道理。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二者構成息息相通、密不可分的命運共同體。一方面,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體現在億萬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另一方面,國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只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家庭夢才能夢想成真。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匯聚4億多家庭、13億多人民的智慧和熱情,我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就有了無比磅薄的力量。

  注重家教,就是要辦好家庭這個“人生的第一個課堂”,讓父母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美好的道德觀念要從小傳遞給孩子。只有從小引導孩子有做人的氣節和骨氣,幫助他們形成美好心靈,使其健康成長,才能為國家和人民培育有用之才。廣大家庭都承擔著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第一個臺階,引導家庭成員特別是下一代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的重要職責。傳遞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等好觀念,倡導忠誠、責任、親情等好理念,讓每一個家庭都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播者,就能推動人們在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風尚。

  注重家風,就是要培育良好家風,成風化人。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把家風建設搞好了,讓家庭成為涵養美德、陶冶情操的“心靈歸宿”,就能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家風不僅關係家庭私事、個人私德,更關乎幹部作風和廉潔政治建設。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幹部走向嚴重違紀的重要原因。良好家風是抵禦貪腐的“防火牆”,也是砥礪品行的“磨刀石”。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抓好家風,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切實管好親屬子女,才能以德育人、以德立威,做家風建設的表率。

  悉心照顧8位“父母”的好兒媳、紮根荒山種樹30年的一家人、四世同堂的幸福大家庭……300戶文明家庭的故事,傳遞著家的溫暖,彰顯著文明的力量。讓我們行動起來,經營好家庭、涵養好家教、培育好家風,共圓家國夢想,共創美好未來。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