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速速圍觀反腐敗大數據 中國倡導引領反腐國際合作

2016年12月09日 15:07:02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今天(9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十三個國際反腐敗日,今年的主題是“聯手反腐敗,實現和平、發展和安全”。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公佈了我國在反腐敗國際合作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2014年以來已追回外逃人員2442人 

 

  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截至今年11月,我國已追回外逃人員2442人,其中外逃國家工作人員397人,追回贓款85.42億元,“百名紅通人員“37人。

 

  從今年的數據來看,截至11月,“天網”行動共從70多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908人,其中外逃國家工作人員122人,追回贓款23.12億元。今年新增外逃人數進一步下降。

 

  中央追逃辦負責人、中央紀委國際合作局局長 劉建超:人數下降,説明我們追逃追贓工作的震懾作用確實發揮了出來,使一些企圖外逃的人員放棄了幻想,也體現我們在防逃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比如説證照的管理,比如説我們對發現了問題線索人員一些相應的控制也發揮了作用。

  我國已與89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反腐敗合作關係 

  2003年10月31日,第58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聯合國反腐敗公約》。這是聯合國歷史上第一個指導國際反腐敗鬥爭的法律文件,對各國加強反腐行動、促進反腐國際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大會還決定將每年的12月9日確定為國際反腐敗日,以提高人們對腐敗問題的重視和對公約作用的認識。近幾年來,我國作為《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締約國之一,也在積極推動相關合作。

  在多邊合作方面,目前,中國參與15個全球和區域反腐敗合作機制,積極履行《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先後擔任亞太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反腐敗工作組主席,推動通過《北京反腐敗宣言》,協調通過《二十國集團反腐敗追逃追贓高級原則》和《二十國集團2017-2018年反腐敗行動計劃》,在華設立二十國集團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健全亞太經合組織反腐敗執法合作網路和二十國集團拒絕腐敗分子入境執法合作網路,推動建立金磚國家反腐敗合作機制。此外,在中國的倡議下,中國和東盟首個反腐敗領域合作項目《中國——東盟反腐敗研討班》也於今年11月我國雲南舉行。

 

  在雙邊合作方面,截至今年11月,我國已與89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反腐敗合作關係,對外締結48項引渡條約和59項刑事司法協助條約。其中,今年新簽署刑事司法協助條約和引渡條約12項,簽署和續簽6個雙邊反腐敗合作諒解備忘錄。

 

  同時,中美、中加、中澳、中新、中英等雙邊司法執法合作機制建設也取得突破。其中,加拿大與我國簽署了首項關於分享和返還被追繳資産的協定;中澳正就反腐敗國際合作諒解備忘錄進行磋商。而中美雙方則在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框架內設立反腐敗工作組,至今已舉辦11次會議。

  今年11月,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網站發佈了中國接受《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第一週期履約審議報告執行摘要。執行摘要認為,中國將《公約》作為引渡、司法協助和執法合作的法律依據均是良好的實踐做法,有利於高效地進行國際合作。執行摘要同時指出,中國在建立亞太經合組織反腐敗執法合作網路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使之成為一個有效的平臺,有利於反腐執法合作。

 

  G20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主任 黃風:這些成果在國際合作這方面方針的制定,包括法規的制定和適用,它是會有影響的。包括我們最近一段時間遣返的成功案例,一方面是我們雙邊個案合作的直接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我們在多邊場合這樣一些政治共識這樣的合作,也有一些間接的影響。

  追逃追贓 “百名紅通”37人已到案 

  在反腐敗國際合作中,追逃追贓方面的執法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4月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集中公佈了針對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國家工作人員、重要腐敗案件涉案人員的紅色通緝令到現在,已有37人陸續歸案,其中一些人就是迫於反腐敗國際合作的震懾和壓力主動回國投案自首。記者梳理了一些關鍵時間節點,一起來了解一下。

  2015年4月25日,“百名紅通”人員名單公佈的第三天,潛逃海外14年又潛逃回國內的戴學民被緝捕歸案,成為首個“紅通”落網人員。

  2015年5月9日,有“億元股長”之稱“百名紅通人員”二號嫌犯李華波被從新加坡遣返回國。李華波案件是中新雙方依據《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踐行《北京反腐敗宣言》開展追逃追贓合作的成功案例,也是我國檢察機關偵查人員在境外刑事法庭出庭作證、檢察機關和人民法院運用違法所得沒收程式追繳潛逃境外腐敗分子涉案贓款的第一起案例。

  2015年9月18日,潛逃美國14年的貪污賄賂犯罪嫌疑人、楊秀珠的胞弟楊進軍被從美國強制遣返回國,這也是美國首次向中國遣返公開曝光的“百名紅通人員”。

  2015年12月5日,“百名紅通人員”4號嫌犯黃玉榮從美國回國投案自首。黃玉榮案件是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反腐敗工作組確定的中美重點合作案件之一,雙方集中人員力量聯合開展調查取證等相關工作。

  2016年2月6日,我國成功將逃至加勒比海島國聖格的“百名紅通”第39號嫌犯付耀波、第41號嫌犯張清曌同時抓獲歸案。

  2016年7月,“百名紅通人員”朱海平和郭廖武分別從美國和澳大利亞回國投案自首,他們兩人的歸案,也標誌著“百名紅通人員”已有三分之一落網。

  2016年11月12日,潛逃海外15年之久的“百名紅通人員”第5號嫌犯閆永明從紐西蘭回國投案自首。據了解,閆永明是在法律威懾和政策感召下,最終選擇認罪的,並退還了鉅額贓款,繳納了鉅額罰金,回國投案自首。對閆永明的追逃追贓工作實現了“人贓俱獲、罪罰兼備”的目標。

  2016年11月16日,“百名紅通人員”1號嫌犯楊秀珠回國投案自首,至此,百名紅通人員已有37人歸案。

  中央追逃辦負責人、中央紀委國際合作局局長 劉建超:我們形成了全球追逃追贓的態勢之後,這些人舉得自己的壓力大了,不管坐的什麼車,不管住在什麼房子裏,他們是惶惶不可終日,覺得我有一天會被追回去,我是被追逃者,所以我想再次告誡他們,追逃者的腳步確實離他們越來越近。

  中央追逃辦8家成員單位密切協作 中紀委負責協調統籌 

百名紅通37人的歸案,離不開中央追逃辦的統籌協調,以及各成員單位的密切協作,那麼,中央追逃辦的8家成員單位都是哪些單位?各單位又是如何分工,如何配合的呢?

 

  為加強對國際追逃追贓工作的組織協調,2014年6月,在中央層面建立了國際追逃追贓工作協調機制,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成立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加大指揮協調力度,中央紀委、最高法、最高檢、外交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人民銀行八家成員單位協同作戰,具體協調統籌工作由中央紀委國際合作局承擔。

  其中,中央紀委承擔國際追逃追贓工作協調機制的日常工作,負責組織紀檢監察系統開展追逃追贓工作。

  最高法負責制定審判工作中有關追逃追贓具體應用法律的司法解釋或規範性司法文件,研究提出對遣返、引渡者的量刑意見和承諾。

  最高檢組織對外逃職務犯罪嫌疑人的線索核查、立案、調查取證,利用檢務合作渠道開展海外資産追繳、異地起訴工作。

  外交部則負責將追逃追贓工作納入重要外交活動或對話機制,代表我國進行有關公約、條約的談判。

  公安部的主要職責是,對外逃人員進行調查取證,並運用全球警務合作網路,與重點國家警方開展追逃追贓情報交換和執法合作。

  司法部負責向有關國家提出司法協助請求。人民銀行負責反洗錢監測、預警和調查工作。

  歸案人員自述外逃生活 悔不當初 

  隨著國際反腐敗合作力量的不斷加大,腐敗分子眼中的外逃目的地已不再是“避罪天堂”。幻想著“只要逃出國門,就可以享受無拘無束的生活”,結果會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回國歸案人員的真實自述。

  王國強:極度恐懼無助 有病不能治 

 

  2014年12月22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潛逃美國兩年半的遼寧省鳳城市委原書記王國強從美回國投案自首,並向紀檢監察機關遞交了自首書。

  王國強:我今天很真誠地呈上我的自首書,我願意接受組織審查,也願意承擔一切黨紀國法應該我承擔的責任。

  王國強説,在美國,他一直處於極度的恐懼和無助當中,到處躲躲藏藏,有親人不能聯絡,甚至有病也不能治。

  李華波:很痛苦 很惶恐 

  2015年5月9日,潛逃新加坡4年之久的江西省鄱陽縣財政局經濟建設股原股長李華波被遣返回國。從一名國家幹部,淪落到騙取國家9400多萬元的犯罪嫌疑人,從飛機上被押解下來後,李華波這樣描述他潛逃新加坡的四年。

 

  李華波:我晚上睡覺有時候子驚醒了,就覺得有公安(抓我)回去,有時候覺得在中國的牢房裏,就是這樣的天天是惶恐,確實是惶恐。從心裏來説,害了自己,害了太太,害了子女。

  張清曌:難以克服寂寞、孤獨 

  2016年2月6日,遠逃至加勒比海島國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的“百名紅通”第39號嫌犯付耀波和第41號嫌犯張清曌被同時抓獲歸案。逃亡的日子裏,為了逃避追捕,付耀波和張清曌從一國逃往另一國,疲於奔命。

 

  張清曌:在那邊時候,其實每天都覺得心裏挺空落落的,對於別人來説,對於社會來説,都沒有價值。

  張清曌説,他們出逃的那一年,自己的女兒只有十二歲。

  張清曌:從開始走,我就是從鎖上家門的時候,心裏就特別難受,基本是走一道哭一道。感覺最難受就是精神上的寂寞和那種孤獨感。

  付耀波:連大米都吃不上 

  付耀波對記者説,他身體一向不好,有幾種疾病纏身,缺醫少藥,再加上語言不通,飲食不習慣,逃亡的日子就是受罪。

 

  付耀波:吃東西跟中國飲食完全不一樣,我們就是説,口比較壯的人在那吃東西也很差,只能自己做,而且物質還特別匱乏,想吃點中國大米幾乎都很難。再一個就是醫療,我身體不好,沒有本錢就哪也別去,跟家待著挺好。

  對於付耀波來説,家中的父母、妻子也是逃亡路途中最大的牽掛。

  付耀波:有幾回在我們格瑞那達這邊的時間是白天的下午一點半到兩點鐘左右,在國內的時間不正好是下半夜一點半到兩點嗎,在那個時間段,我就看見我妻子那個圍棋遊戲號上線了,下半夜了還睡不著覺,其實就是因為我的事,我心裏難受的程度沒辦法説。後來下半夜,就是我下午的時間,我都不敢看她下棋了。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