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公務員為何在香港如此吃香?

2016年12月08日 13:12:1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近日,一年一度的內地“國考”盛事在如火如荼的角逐後落下帷幕,報考人數再次打破歷史紀錄。以實際招考比例來看,與內地的“考公熱”有得一拼。2015至2016年度,香港特區政府總計公開招聘約1.2萬名公務員,所涉及的招聘工作共接獲78萬餘份申請,平均每個公務員職位收到65個符合資格的申請;2016年政府招聘40名最受大學生群體青睞的政務主任,共收到近2萬份申請,錄取比率達1:475,創回歸以來的新高。

  “政府工”為何在香港如此吃香?作為奉行“一國兩制”的特別行政區,香港在招考公務員時又有什麼特殊要求?記者走近香港公務員隊伍,一探“鐵飯碗”的魅力。

  考取容易入職難

  “公開招聘、公平競爭”,“政府工”的聘任原則簡單明確。一般政府部門,只需參加由政府舉辦的免費綜合招聘考試及基本法測試即可。根據公務員事務局的記錄,綜合招聘考試及基本法測試于每年夏、冬兩季舉行3場(其中1場在境外7座城市進行),所有持大學學位或正就讀大四或持有其他符合申請職位所需專業資格的香港居民均可報考,年齡不限,報考次數不限,成績永久有效。

  綜合招聘考試包括3張各為45分鐘的選擇題試卷,分別為中文、英文和能力傾向測試。基本法測試則評核考生對“一國兩制”及《基本法》知識的掌握程度,全卷共有15道選擇題,需在20分鐘內完成。在機電工程署任職能源效益工程師的陳尚存的考試體會是“簡單、易考”。如在中文試卷中,會考核簡繁字體的辨識、關聯詞選擇、閱讀理解等;能力傾向測試則包括邏輯推理、糾錯及圖表題等。他笑説,對於有一定教育經歷和生活常識的人來説,這些題目都不在話下。

  考試簡單,但入職不易。陳尚存形容“敲門容易進門難”,當應徵者收到面試通知後,才是真正挑戰的開始。以政務主任為例,該職位被視為進入政府決策部門的第一步,雖是初級職銜,日後卻很可能升至政府決策局及部門的重要崗位。有鋻於此,該職位的篩選尤其嚴格,面試會同時以中文(粵語)及英文進行,競爭之激烈如同“生死闖關”。首輪面試有2至3位面試官,每名考生需就一個題目進行3分鐘演講,然後面試官就演講內容提出問題,過程約20分鐘。第二輪面試包括長達3小時的小組討論,評核考生對時事的掌握,及如何站在領導的角度思考問題,模擬考生在面對議員或傳媒提出尖銳問題時的應對。最後一輪為個人面試,由考生單獨接受5位面試官的提問,時長約20分鐘。有曾做過政務主任的公務員表示,這些面試的設計可讓政府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合適的人選。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