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文化部公告不再擔任5家協會主管單位 脫鉤工作尚未徹底完成

2016年12月08日 10:38:35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今年11月15日,文化部發佈公告,正式取消與中國文化産業協會、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中國文化管理協會、中國文化資訊協會、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的業務主管關係,不再擔任其業務主管單位。這意味著,文化部第一批行業協會商會試點單位正式完成脫鉤。從文化部發佈公告至今已超過20天,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第一批試點的5家單位的脫鉤工作尚未徹底完成。

  針對一些行業協會商會還存在政會不分、管辦一體、治理結構不健全、監督管理不到位、創新發展不足、作用發揮不夠等問題,按照《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有關精神和工作部署,2015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國務院也成立了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聯合工作組,以推動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促進行業協會商會規範發展。

  公告超二十天 協會官網依然宣傳“文化部主管”

  2015年11月,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聯合工作組公佈了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第一批148家脫鉤試點名單。其中,文化部業務主管的中國文化産業協會、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中國文化管理協會、中國文化資訊協會、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等5家行業協會在列。根據當時的要求,第一批行業協會商會脫鉤試點工作于2015年12月啟動,到2016年7月31日前完成。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第一批試點單位之一的中國文化産業協會了解到,協會脫鉤工作持續近一年,文化部11月15日公告標誌著第一批試點脫鉤單位已正式完成脫鉤工作。但顯然是晚于原定的7月31日。

  從文化部發佈公告至今已超過20天,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第一批試點的5家單位的脫鉤工作尚未徹底完成,或多或少存在著“依依不捨”:

  這5家單位,大體可以分為四種情形:一是官方網站的介紹中尚未剔除“文化部主管”字樣,此類情形的,有中國文化産業協會、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二是官網上已剔除但仍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出現,此類情形的,有中國文化管理協會;三是無論是官網還是官信依然打著“文化部主管”的,有中國文化産業協會;四是5家協會商會的章程中,無一例外都還保留有諸如“本會接受業務主管單位文化部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民政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字樣的條款,包括即便是在官網和官信上已無“文化部主管”字樣的中國文化資訊協會。這或許是與章程的修改需要會員大會同意有關。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