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專家談:把握“雙創”實踐指向

2016年12月05日 09:23:07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字號:    

  “雙創”將打造出具有強大自主動力的中國經濟“動車組”,成為推動中國經濟不斷向前發展的磅薄動力

  “雙創”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體現,是培育新動能的有力支撐。創業與創新結合,會使發展動力更加強勁。

  今天,在中國蓬勃興起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以其參與人員類型之多、創業創新模式之繁、顯現出的活力之強,帶給人們很多思考和啟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顯示出鮮明的實踐性、方向性、前沿性特徵,其之所以可能,必須從當代中國社會變遷、技術和商業模式變革、創新方式演進等方面的現實邏輯來理解,可以説是手段與目的高度統一,是既利當前又惠長遠的戰略性舉措。

  “雙創”激發社會發展主體能動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急劇轉型,經歷市場經濟大潮的洗禮和城鎮化、工業化、資訊化的快速發展,傳統思想中安土重遷觀念瓦解了,計劃經濟下單位制基本不再。人事、人才制度和戶籍制度改革,使人們走出原有的小社會“安樂窩”。人們的財富觀念、時間觀念、風險意識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這極大地激發了個人追求財富、實現自身價值的強烈願望。

  在傳統工業化條件下,市場空間受地域限制,商業模式相對單一、機會有限,創業創新所需資金、技術門檻高,大眾難以輕易逾越。當代以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智慧製造等為代表的科技發展,深刻改變了勞動者、生産資料和勞動對象結合方式,很多技術具有零邊際成本特徵,可交易物品和服務、交往範圍和方式都發生了革命性變化,人類社會分工深化到一個全新水準。

  今天依託于網際網路這一技術手段,創業創新已不再是“小眾”專利,具有鮮明大眾化特徵。目前中國創業創新群體中,有受過高等教育的歸國留學人員、科研工作者、青年大學生,也有普通農民、退役軍人、家庭婦女、失業人員乃至殘障人士,這些人都找到了“用其智、得其利、創其富”的機會和舞臺。

  以“淘寶網”電子商務平臺為例,由於技術難度小、進入門檻低、初始資金需求量少等優勢,近年浙江、福建、廣東等地涌現出一大批“淘寶村”,這些“淘寶村”有的是靠山吃山依託特色資源,有的是“燒餅擔子”、“草席攤子”轉化而來,模式不一、各具特色。“淘寶村”改變了現代技術發展與普通民眾的疏離,這些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所面對的市場也不是簡單的地域性本土市場,而是全球大市場,是人們鄉土生活之外的整個世界。

  對任何社會來説,健全和暢通的縱向流動渠道,是社會不可或缺的張力紓解機制,也是社會活力的重要來源。在一定意義上説,“雙創”給社會中一部分人實現縱向社會流動的機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的千百萬普通大眾的實踐,千百萬大眾的利益、願望和訴求決定著我們社會的前進方向,人民群眾創業創新精神大迸發,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的社會根源。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