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八項規定四週年,群眾眼裏看變化

2016年12月05日 09:17:55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4版
字號:    

  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剎住“車輪上的腐敗”、整治“會所裏的歪風”……中央八項規定實施4年來,黨風政風、社風民風發生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改變。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國累計查處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39622起,處理187409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91913人。從查出違紀問題類型來看,其中“違規配備和使用公車”26172起,“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13826起,“大辦婚喪喜慶”12934起,“違規收送禮品禮金”11015起,“違規公款吃喝”9978起,“公款國內旅遊”4861起,“樓堂館所違規”1520起,“公款出國旅遊”578起。

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從“講排場”到“接地氣”

  作為全聚德股份有限公司總廚師長,顧九如在北京餐飲界稱得上見多識廣。“過去政務、企業宴請的餐桌上經常出現各種標價昂貴的違禁食材,消費者浪費也很嚴重,一倒就是半桌子菜,看著都心疼。”他説,八項規定出臺後,這種情況越來越少了。

  全聚德的變化只是一個縮影。中央八項規定實施4年來,天價飯局、豪奢宴請等為人詬病的浪費現象在各地得到普遍遏制,一批批高檔餐飲企業相繼停業或向“擠泡沫”“平民化”轉型。

  在黑龍江、湖北、山東等地,為大眾消費服務成為越來越多高檔飯店轉型首選。位於哈爾濱市華山路附近的紫雲飯店原是一個高檔餐飲場所,主營燕鮑翅參等海鮮菜品。八項規定實施以來,這家老字號飯店率先求變,變身為面向普通人群的八府宴,每人平均消費水準從約500元降到100元左右。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公款吃喝受限是高檔餐飲企業營業額和數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但從長遠看,講排場、講面子的吃喝背離了餐飲業本質,轉型將支援更大範圍、更具潛力的大眾消費,有利於餐飲業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公款吃喝、鋪張浪費在各級政府官員中也不乏怨言。“八項規定前,如果有工作組來檢查,起碼要給領導們管頓飯,這是最讓村裏頭疼的事。”青海省一位扶貧村村支書劉立君説,有時只能安排到條件好的村民家,時間久了村民的不滿情緒也很大。“現在好了,吃飯就是工作餐,到村民家最多喝一杯水,幹部和群眾都輕鬆不少。”

剎住“車輪上的腐敗”:346起通報震懾公車違紀

  今年2月份,黑龍江省正式敲定公車改革時間表,對參改人員發放公務交通補貼,自行選擇出行方式。“以前光上下班,一天要坐4次公車,現在自己開車兩趟就夠了,還省下不少錢。”一位處級幹部告訴記者。

  規範公車使用是落實八項規定的重要內容。4年來,全國公車領域的這場反腐節儉之風絲毫沒有減弱,查處違規配備和使用公車26172起,公車購置及運作費從44.32億元降至30.88億元,公車旅遊、公車婚喪嫁娶、公車探親訪友、公車出入娛樂場所等都成為重點整治對象。2016年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通報公車違紀346起,持續釋放出違紀必究、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

  黑龍江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曲文勇説,“車輪上的腐敗”是離群眾比較近的不正之風。現實中公車亂用的情況很多,有人曾概括公車“1/3時間幹公事、1/3時間幹領導私事、1/3時間司機私用”。

  在湖北省,公車數量從6.4萬餘輛壓減到3.2萬餘輛,車輛壓減率約為50%。湖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何華文介紹,公車改革後,每年可節省財政公車支出5億至6億元。

  記者了解到,為剎住公車腐敗之風,各省份進行多種創新探索。雲南省多個地州實行公車標識化管理,印有“XXX公務用車”和“嚴禁公車私用”等明顯字樣;廣州利用科技手段,給全市黨政機關8491台公車安裝衛星定位系統,監控行車軌跡;北京市調閱公車ETC出行記錄,嚴防公車“節日病”……

  京郊一處農家樂的老闆説,過去開著公車來吃喝的人很多,尤其在節日期間更常見,開著來自京津冀魯豫蒙等省份“公車”的人都來他這裡吃過。八項規定後,這種情況越來越少,現在基本看不到了。

整治“會所裏的歪風”:會所變書吧,私人變共用

  北京、黑龍江、湖北等地受訪的一些紀委幹部表示,八項規定實行伊始,公開去酒樓食肆公款消費的現象大幅減少,但一些私密性強的隱秘會所開始抬頭。它們或藏于衚同僻巷,或隱于高樓深處,特別是一些黨員領導幹部出入其間,會所歪風成為侵蝕一些政府官員的新腐敗變種。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説,一些人看中的正是私人會所的隱蔽與私密,會所中的休閒娛樂往往只是表像,背後經常存在不為人知的權錢、權色交易,嚴重影響黨風政風,帶壞社會風氣,整治會所歪風刻不容緩。

  2013年年底,中央發出嚴肅整治“會所裏的歪風”的要求。各地快速行動,重拳出擊,打向城市深處那些隱秘天價或佔用公共資源,卻只對少數人開放的景區高檔會所。

  一批在公園和文物保護單位開設的私人會所停業整頓,一些在名人故居、文化遺址場所開展的經營活動叫停。在廣州珠江公園,一處名為“匯立江南薈”的木結構建築因只為少數人服務,長期為群眾詬病。接到投訴後,公園向承租方發出整改通知,停業後的江南薈改造為大眾化書吧,2015年6月對外開放。

  位於成都市錦裏二期的武侯祠博物館原錦裏大院,過去主要提供高檔精品餐飲服務,停業關閉後,改造為錦裏三國文化體驗街區,免費開放。現在走進這裡,院中央兵器架上刀槍戟斧樣樣都有,“武”氣十足;咖啡書吧、經典小吃等眾多休閒項目,吸引八方遊客。

  北京對公園和文物保護單位開設私人會所情況全面摸底,約談數十家經營者。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説,根據新出臺《北京市公園配套建築及設施使用管理辦法(試行)》,全市公園除安全需要外,禁止設立“遊人止步”“禁止入內”等牌,禁止佔用公園公共資源設私人會所,開展封閉經營活動。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汪玉凱説,4年來,從整治公款大吃大喝、嚴禁公款送禮,到嚴禁辦公室、車輛超標,再到厲行節約、全面改進作風……制度的籬笆越扎越密,呈現出由淺入深、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八項規定精神在不斷鞏固中落地生根。

  4年來,一系列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制度不斷出臺,作風建設走向常態化和制度化。

  一些基層幹部和專家表示,近日來,各地接連曝光一批違反八項規定的典型案例,説明從中央到地方,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相關部門的工作還不能鬆懈。汪玉凱説,“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覆性,容易反彈,部分人依然心存僥倖心理,陽奉陰違。貫徹八項規定要常抓不懈,轉作風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采寫記者:強勇、烏夢達、李琳海、梁建強、邵魯文)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