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樊綱:不應把美元升值解讀為人民幣貶值

2016年11月30日 13:04:06  來源:中國網
字號:    

  最近人民幣與美元匯率的變化,其實不是人民幣貶值,而是美元升值。但是匯率這個東西讓人容易搞混的特點就在於,它就是兩個貨幣之間的關係,在等式兩邊的就是兩種貨幣的數量,一個升值,就直接表現為另一個的貶值,只看一邊,就容易看不到變化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有人也許會説你這是玩文字遊戲,無論如何人民幣就是對美元貶值了,不管原因是什麼。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解讀錯誤可能導致你“操盤“錯誤。比如,現在老有人在想,人民幣是不是還會再貶下去所以我要多換美元。但這時你就可能忽視了那個真正應該問的問題:美元還會一個勁漲下去嗎?它現在漲的這麼高是不是很快就要回調了?你忽略了這個問題,可能過幾天就會發現你的美元換多了!

  説最近匯率的變化是美元升值而不是人民幣貶值,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美國經濟最近出現了一些導致升值的因素,比如美聯儲加息預期加大,特朗普當選人們預期美國經濟最近會走強,等等。第二,前一階段人民幣貶值有我們自身的因素,那就是我們因為長期“盯住美元”,導致有效匯率過去幾年升值過多,需要回調,進行校正。但是到了2016年底,並沒有出現促使人民幣貶值的新的因素,相反,一些新的經濟數據都表明中國經濟的增速正在趨於穩定,PPI通貨緊縮已經結束,過剩産能與企業債務等問題也都開始加以解決並已經有所緩解。再向前看,也看不到中國經濟本身會出現導致人民幣貶值的因素。前一階段有人擔心房地産市場過熱可能産生泡沫風險,但是由於各級政府比較及時地採取了一些調控政策,各地的樓市沒有形成大的泡沫且都已逐步平穩了下來。最近中央出臺了“完善産權保護制度”的文件,民間投資過度下滑的趨勢有望得到逆轉。明年如果經濟增長速度不比2016年更低,則説明這一輪經濟週期已經“探底”,今後幾年進入“復蘇”階段,更是沒有貶值的動因。

  當然人民幣與美元匯率的變化還會受這兩個經濟之外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其他國家貨幣可能因各種國內的因素對美元更大幅度地貶值,這會對我們的匯率産生貶值壓力。比如英國脫歐,導致英鎊和歐元對美元較大幅度的貶值,對我們産生了一定的影響:它們貶那麼多,我們一點不貶,我們與他們之間的貿易與投資關係就會出現大的不平衡,對我們不利。但同樣,這裡的動因不是我們自己的因素,而是外部環境的變化。這時你應該真正關心的問題也不是“人民幣會再貶多少”,而是“歐元、英鎊是不是還會再貶“或者”它們是不是貶到頭了“?那些才是你應該研究的問題,忽視了這些問題,只去猜人民幣會貶多少,你同樣會在匯率操作上輸得很慘。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最近也對美元貶值較多(這也會對我們産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它們也不會一直貶下去。同是特朗普因素,他競選時承諾要大搞基礎設施建設,這對於那些生産大宗商品的發展中國家是個利好,這個因素的作用不久也會顯現出來。

  從長期看,兩個貨幣之間的匯率取決於兩個經濟變數的比較,一個是經濟增長速度,一個是通貨膨脹率(資産價格膨脹也包含在內)。可以預期的是,在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裏中國的經濟增長率會高於美國近兩倍,而通貨膨脹率不會比美國更高(特朗普如果大筆花錢的話,美國的國債率會更高,通貨膨脹率也會更高)。所有這些都預示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長期變化趨勢,也是穩步(小步)升值的。這其實也是美國人想看到的---—特朗普競選時口口聲聲説要給中國貼上“貨幣操縱者”的標簽,他的意思就是要“壓”人民幣升值,換句話説,就是要讓美元對人民幣貶值!

  【樊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