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港媒評深港通:內地與香港將實現互惠互利

2016年11月27日 00:33:02  來源:中新社
字號: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及香港證監會25日發出聯合公告,宣佈決定批准深港通于12月5日正式啟動,香港社會對此高度關注。26日出版的多家香港媒體均在重點版面報道,并指出繼滬港通後,香港將再次在金融市場與內地擔任互惠互利角色。

  香港《商報》26日發表題為《深港通既要無縫連通更要深度融合》的社評。文章認為,滬港通和深港通的先後實施,不單標誌了內地資本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以及有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對於香港來説,也可鞏固及加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

  該社評還指出,隨著國家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上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持續推進,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和內地的合作空間肯定越來越多,可發揮的協同效應也會越來越大。深港通的開通,可望帶來多重而持續的紅利,只要做足準備工夫,妥善應對一些利率期貨反映、資金流動波動性等相對較小的不明朗因素,自然能夠爭取趨利避害,為香港和國家作出正面貢獻。

  當日,《星島日報》同時發表頭條報道及社評,表示近期人民幣貶值、港元升值,再加上美國聯邦儲備局九成會在下月加息等因素,買入港股可成為內地人賺取更佳回報的途徑。文章認為,現在港股比兩年前滬港通開通時,對內地的吸引力較大。

  文章又指,深港通是內地開放金融市場的重要步驟,現在國際投資者有渠道以資金全數進出的形式買賣深滬股票。此外,內地開放金融市場需要控制的風險越來越大,路程遙遠,香港以其成熟的金融體系、專業服務、風險控制和市場監管,將繼續在這金融改革過程中,與內地擔任互惠互利的角色。

  《文匯報》綜合了財經人士的意見並指出,在目前人民幣貶值趨勢下,開通深港通將有助進一步滿足內地投資者配置海外資産的需求,有助推高港股成交量,預計連同滬港通,2017年可吸引6,000億港元資金流入港股。

  同日,《經濟日報》發表的頭條中融匯了香港金融各界對深港通開通的看法。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陳秀梅稱,深港通將是內地開放市場進程中的重要一環。中國銀行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指,深港通對兩地市場有正面影響,有望促進內地資本市場健康規範。

  文章還提到兩地監管機構已建立機制,確保兩地市場在深港通下的廉潔穩健。深港通推出後,若在穩定期期間(兩個星期)發生緊急事故,系統將會轉回未有深港通加入的版本。(完)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