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日將中國從特惠關稅名單中剔除 或影響中國出口

2016年11月26日 06:51:18  來源:參考消息
字號:    

  日媒稱,日美正在關稅問題上加強“對華包圍網”。日本財務省24日宣佈,重新審視面向新興國家實施的“特惠關稅制度”,決定將中國等5個國家從名單中剔除出去。同樣,美國下一任總統特朗普也主張對中國産品增加徵收關稅。23日,正在美國進行訪問的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稱,中國和美國都是世貿組織成員,相信特朗普上臺後會有人提醒他美國在世貿組織中的義務,同時中國也有權利採取世貿組織允許的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據日本《産經新聞》11月25日報道,24日的關稅和外匯等審議會上,日本財務省表示,將重新審視特惠關稅制度的對象國的條件,到2019年度完成修改。現在的標準是,連續三年每人平均國民總收入(GNI)在12736美元以上的國家和地區不是特惠關稅對象。除了這一標準外,日本財務省決定新加一條標準,即每人平均國民總收入超過4125美元、出口的世界市場佔有率在1%以上的國家也被排除在特惠關稅對象之外。根據新規定,中國、墨西哥、巴西、泰國和馬來西亞都將被排除在特惠關稅對象之外。

  在日本,2015年度適用優惠稅率的進口産品當中,60%來自中國。實行新規定後,1000至2000個品目的關稅將上漲。一位政府有關人士指出:“經濟都發展了,還有必要享受關稅優待嗎?”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指責中國擴大對美出口的動向,反覆強調“將徵收45%的關稅”。23日,美中商貿聯委會在華盛頓閉幕。張向晨在會後的記者會上對特朗普進行了牽制。

  對於特朗普在選舉戰中提出的“上任首日就把中國指定為匯率操縱國”,張向晨也進行了反駁。他説,匯率問題不是中美之間的新問題,學術界、經濟界和政界早已作出中國不是“匯率操縱國”的結論。

  另一方面,美國商務部長普裏茨克在另外召開的記者會上對中國進行了指責,稱“中國經濟離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狀態相去甚遠”。他承認商貿聯委會就將中國認定為市場經濟國家的問題進行了討論,稱“現階段(認定)時機還不成熟”。美中圍繞貿易政策的摩擦正在高漲。 報道稱,中國正在警惕,國際社會以特朗普的言論為契機構築新的“對華經濟包圍網”。一旦被美國貼上“匯率操縱國”標貼,中國會成為關稅制裁對象。一旦日本將中國排除在特惠關稅對象之外,中國在對日本出口方面也將遭受損失。中國迫切希望在世貿組織中享受市場經濟國的待遇,但由於歐美的反對,這一目標也開始走遠。

  報道稱,中國認為這是“經濟的東西冷戰結構”(上海一位大學教授語),對此抱有警惕。對於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一事,中國暗自稱快。然而,“匯率操縱國”問題可以説是下一個難關,如果美國單獨要求中國上調人民幣匯率和採取關稅制裁措施,則會對出口持續低迷的中國造成沉痛打擊。同時,日本財務省提出將中國排除在特惠關稅對象之外,無疑會令中國的處境雪上加霜。中國單月出口額同比減少的趨勢已持續半年以上,現在又面臨更多可能導致出口進一步減少的因素。

  報道稱,這些問題也會對世貿組織政策産生影響,中國能否被認定為“市場經濟國”,還處於微妙狀態。下月11日中國將迎來加入世貿組織15週年,中國主張到這一階段可以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國”待遇,也可能在獲得“市場經濟國”待遇後轉而擴大出口。

  針對“日本財務省計劃將中國和墨西哥等5國從其發展中國家關稅減免名單中剔除”的消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1月24日回應稱,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雖然中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但每人平均GDP、城鄉區域發展、社會福利等與發達國家尚有很大差距,實現現代化的路依然很長。

  沈丹陽表示,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依然脆弱,國際貿易和投資低迷。中日同為世界貿易大國,互為重要經貿夥伴,兩國經濟互補性強,發展合作符合雙方利益,希望雙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推動中日經貿關係健康發展,為世界經濟增長做出貢獻。(編譯/馬曉雲)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