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秘魯:中國援建新校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感謝中國"成"熱詞"

2016年11月21日 15:30:15  來源:央視網
字號:    

  中國和秘魯正式建交以來,45年的時間見證了兩國雙邊關係的發展,也沉澱了真摯的友誼。2007年,距離秘魯首都利馬約70公里的何塞瑪利亞小學在大地震中被摧毀。在中國的幫助下,這所小學得以重建,並在今年3月交付使用。

  何塞瑪利亞小學外景

  如今走進何塞瑪利亞小學,往日的廢墟已經變成了一所配套設施完善,教學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學校。此外,中國政府還免費為這所學校提供了課桌、辦公桌及30台電腦。

  何塞瑪利亞小學的教室

  嶄新校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失去校舍多年的孩子們終於有了新學校、新設備,他們的喜悅和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新的教學環境也激發了小學生們更大的學習熱情,老師和家長們感到非常欣慰。諾爾瑪老師説:“孩子們在新的校舍學習感到非常高興和滿足,有時會因為某些原因而多了幾天節假日,孩子們反而不高興。”

  “感謝中國”成 “熱詞”

  視頻截圖:正在上課的孩子們

  10歲的阿隆索患有先天性失聰症,看到來自中國的攝製團隊來訪,他顯得格外激動,一下課就衝出教室來到記者身邊,想要表達些什麼。“感謝中國”是記者在採訪過程當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為了表達感激之情,科卡查科拉鎮和何塞瑪利亞小學已經將學校門前的這條路改名成了中國路。

  何塞瑪利亞小學位於山區 施工重建克服重重困難

  看著如今煥然一新的學校,很難想像一年多前這裡還是一片廢墟。何塞瑪利亞小學的校址位於山區,在中國援建工人到達的時候,這裡缺水缺電、物資集裝箱運不上去,塔吊車臂無法展開。雖然建築總面積只有2120平方米,但是特殊的地理環境卻給中國的援建工人們提出了很多難題。

  師生對中國感興趣 學校計劃開設中文

  在校捨得建設過程中,中方施工人員吃苦耐勞、精益求精的精神打動了校方,也讓這群在山區生活的老師和孩子們對中國文化産生了濃厚的興趣。目前,學校已計劃開設中文課,邀請中國老師來這裡教孩子們學中文。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