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亞太經濟往何處去 習近平在利馬給出中國答案

2016年11月20日 15:58:24  來源:人民網
字號:    

  2016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19日在秘魯利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併發表題為《深化夥伴關係 增強發展動力》的主旨演講,強調亞太要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新動力,為世界經濟增長開闢新道路。

  這篇演講四千余字,介紹了中國近些年的發展情況和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以及將來一段時間的發展預期,闡明瞭中國對於亞太發展合作的判斷,立場和建議,對世界經濟復蘇提出了中國方案,講得很透,幹貨很多,值得一讀。

  ◎習近平對全球經濟作出判斷:復蘇仍然乏力、經濟全球化遇到波折

  習近平説,大家普遍認為,全球經濟復蘇仍然乏力,增長動力不足,經濟全球化遇到波折,貿易和投資低迷,全球性挑戰加劇世界經濟不確定性。

  ◎亞太合作路向何方?習近平提出四個關鍵詞

  第一,促進經濟一體化,建設開放型經濟。

  第二,促進互聯互通,實現聯動發展。

  第三,促進改革創新,增強內生動力。

  第四,促進合作共贏,深化夥伴關係。

  ◎中國能為世界經濟復蘇做什麼?有四個著力點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的幾年間,中國為全球經濟貢獻了接近40%的增量,對世界經濟復蘇起到重要支撐作用。近年來,在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中國經濟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我們堅定信心、主動調整,經濟增速仍然位居主要經濟體前列,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25%以上。

  習近平表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將著力從以下方面採取措施推動經濟發展。

  第一,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我們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促進産業優化重組,優化要素配置,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第二,著力促進創新發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我們將加快産學研深度融合,讓機構、人才、市場、資金都充分活躍起來,形成推進創新發展的強大活力。我們將推動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蓬勃發展,使創新成果轉變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活動,培育發展新動力。

  第三,著力推進高水準雙向開放,堅持互利共贏。

  我多次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只會越開越大。我們將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創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對外開放格局。我們將加大放寬外商投資準入,推進國內高水準高標準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完善法治化、便利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促進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

  第四,著力實現共用發展、綠色發展,增進人民福祉。

  我們將完善再分配調節機制,在做大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我們將大力推進脫貧攻堅戰,在2020年前確保現行標準下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最新數字!習近平表示:中國未來五年出境旅遊將達到7億人次

  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是光明的。中國發展是世界的機遇。預計未來5年,中國進口總額將達到8萬億美元,利用外資總額將達到6000億美元,對外投資總額將達到7500億美元,出境旅遊將達到7億人次。這將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産品、更寶貴的合作契機。(人民日報客戶端 董宇整理)

  【演講全文】

  深化夥伴關係 增強發展動力

  ——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演講

  (2016年11月19日,利馬)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布斯塔曼特主席先生,

  亞太工商界各位代表,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很高興同大家相會在美麗的利馬。中國和秘魯相距遙遠,《英漢大詞典》有一個詞語,叫“從中國到秘魯”,意思是走遍天下。今天,我們不遠萬里來到利馬,共同的目標是探討推進亞太發展思路和舉措。

  兩個月前,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成功舉行。我同各國領導人一道,深入討論世界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形成許多重要共識。大家普遍認為,全球經濟復蘇仍然乏力,增長動力不足,經濟全球化遇到波折,貿易和投資低迷,全球性挑戰加劇世界經濟不確定性。面對風險和挑戰,各方要發揚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夥伴精神,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創新經濟增長方式,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

  當前,亞太總體保持平衡發展態勢,但也面臨挑戰,處在發展關鍵當口。作為全球經濟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亞太要勇於擔當,發揮引領作用,採取有力協調行動,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新動力,為世界經濟增長開闢新道路。

  第一,促進經濟一體化,建設開放型經濟。開放是亞太經濟的生命線。20多年來,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堅持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貿易量年均增長8%,是同期經濟增速的兩倍多,為亞太經濟增長提供了穩定動力。近年來,國際貿易發展進入低迷期。世界貿易組織預計,今年全球貿易增幅可能連續第五年低於經濟增速。亞太面臨相同壓力,也亟待解決區域經濟合作碎片化等挑戰。任何區域貿易安排要獲得廣泛支援,必須堅持開放、包容、普惠、共贏。我們應該構建平等協商、共同參與、普遍受益的區域合作框架,封閉和排他性安排不是正確選擇。

  建設亞太自由貿易區,是事關亞太長遠繁榮的戰略舉措,工商界朋友稱之為“亞太經合組織之夢”。我們要堅定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為亞太開放型經濟提供制度保障。要重振貿易和投資的引擎作用,增強自由貿易安排開放性和包容性,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當前,圍繞經濟全球化有很多討論,支援者有之,質疑者亦有之。總體而言,經濟全球化符合經濟規律,符合各方利益。同時,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為全球發展提供強勁動能,也帶來一些新情況新挑戰,需要認真面對。新一輪科技和産業革命正孕育興起,國際分工體系加速演變,全球價值鏈深度重塑,這些都給經濟全球化賦予新的內涵。亞太經合組織成立於經濟全球化不斷推進的時期,亞太取得的發展成就同經濟全球化密不可分。我們要認識和把握自身發展和外部環境的互動變化,捕捉新機遇,定位新角色,創立新優勢。同時,全球化也提出需要深入研究的新問題,我們要積極引導經濟全球化發展方向,著力解決公平公正問題,讓經濟全球化進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增強廣大民眾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

  第二,促進互聯互通,實現聯動發展。互聯互通是釋放發展潛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聯動發展的基礎前提。我們要推動建立覆蓋整個亞太的全方位、複合型互聯互通網路。今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時隔8年重回拉美舉行,我們要把握這一契機,推動太平洋兩岸互聯互通建設彼此對接,在更廣範圍內輻射和帶動實體經濟發展。要深入落實北京會議制定的互聯互通藍圖,完善基礎設施、制度規章、人員交流三位一體的互聯互通架構,確保2025年實現全面聯接的目標。

  3年前,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以互聯互通為著力點,促進生産要素自由便利流動,打造多元合作平臺,實現共贏和共用發展。截至目前,共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參與和支援,結成志同道合、互信友好、充滿活力的“朋友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運營,絲路基金順利組建,一大批重大項目付諸實施,産生巨大經濟社會效益。中國將同各方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推進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實現發展戰略對接,深化互利合作,為區域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注入強大動力。我們歡迎各方參與到合作中來,共用機遇,共迎挑戰,共謀發展。

  第三,促進改革創新,增強內生動力。亞太發展到今天,每邁出一步都要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改革創新是好事,也是難事。中國古語説:“遇事無難易,而勇於敢為。”拉美諺語説,“沒有比缺乏意志更大的困難”。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在北京批准《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共識》,為亞太地區走創新發展之路指明瞭方向。今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通過《創新增長藍圖》,強調改革創新的重要意義,制定具體行動計劃。

[責任編輯:黃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