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為全球網際網路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2016年11月19日 13:19:5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18日,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烏鎮落幕。“‘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中國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堅持以人類共同福祉為根本,堅持網路主權理念,推動全球網際網路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邁進,推動網路空間實現平等尊重、創新發展、開放共用、安全有序的目標。”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大會開幕式視頻講話中再次闡述的全球網際網路治理的“中國方案”,始終是本屆大會的焦點話題。

  從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發出的“九點倡議”,到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提出全球網際網路發展治理的“四項原則”“五點主張”,再到本屆大會的“四個目標”,在全球網際網路治理方面,中國不但描繪了一幅凝聚國際社會和各利益相關方最大共識的藍圖,也正在為全球網際網路的未來發展探索切實可行的實踐路徑。

  中國主張

  網際網路的廣泛應用,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一些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也日益凸顯。例如,不同國家和地區間的資訊鴻溝在拉大;國際網路空間治理規則尚不完善,難以平衡反映世界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意願和利益;世界範圍內網路犯罪、網路攻擊、網路恐怖主義活動等成為公害……面對這些問題和挑戰,國際社會迫切需要勠力同心、攜手應對。

  從人類命運發展的視角,基於對世界網際網路發展的認識與實踐經驗,中國提出了這樣的主張:主權國家有權在本國範圍內管理網際網路事務,主權國家之間應該通過多邊議程平等對話進行網際網路治理,聯合國等多邊機制應該在網際網路管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我們提出網際網路治理的中國主張,只是要求公平、合理的話語權,而不是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念強加給別國,更不是為了謀求網路霸權。中國的聲音很重要,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廣大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新興國家的利益。”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強調説。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支振鋒看來,堅持網路主權,反對網路霸權,推進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變革,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為解決當前國際網際網路領域弊端叢生提出的正確方案。“只有如此,才能推動各國在網路空間優勢互補,創造更多利益契合點、合作增長點、共贏新亮點,讓更多國家和人民共用網際網路發展成果,推動網際網路更好造福人類。”

  中國實踐

  “網際網路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在為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所致的賀詞中,習近平主席表示。

  正是基於“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我國在探索中國特色網際網路發展之路的同時,還積極參與到全球網路的發展與治理中。

  除了舉辦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中國—東盟資訊港論壇、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網上絲綢之路論壇等,我國還致力於縮小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間的數字鴻溝,通過提升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互聯互通水準等積極行動,讓世界各國人民共用網際網路發展帶來的紅利。

  在資訊産業部副部長陳肇雄看來,攜手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國政府順應地區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線國家和地區發展需要提出的重大倡議。

  “網路互通深入推進,作為中非共建資訊高速公路項目的先行項目,東非資訊高速公路2015年正式啟動;應用服務持續拓展,阿里巴巴在迪拜打造雲數據中心,為中東量身打造高性能、低成本的雲服務;技術合作不斷深化,中老(撾)、中阿(拉伯)通信衛星合作,中國東盟北斗衛星,中歐5G合作穩步推進……”據陳肇雄介紹,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網路互聯互通受到沿線各國的高度重視,目前各方合作進展順利。

  “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在很多方面遙遙領先,而且有了一整套實踐方案,完全有能力利用自己的科技影響力和理念先進性,在網際網路治理領域引領國際風氣之先。”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評價道。

  中國貢獻

  早在2010年,《中國網際網路狀況》白皮書明確指出:中國依法管理網際網路,政府在網際網路管理中發揮主導作用。

  曾經,這樣的政策被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誤解、非議甚至指責。但2013年“棱鏡門”的曝光,讓國際社會認識到現有網際網路管理體系的先天局限以及構建新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秩序的必要性與緊迫性,開始回頭對中國管理網際網路的經驗與主張“刮目相看”。

  如今,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主張、中國方案、中國實踐,不僅是中國對網際網路世界觀和價值觀的認識,也體現了中國在網路空間的成功探索,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有益經驗。

  研究網際網路與社會發展的德國學者戴維庫特赫羅爾德指出,無論是歐美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中國模式將是各國在進行不斷探索後到達的最為合乎邏輯的終點,各國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學習中國政府的網際網路管理方法。

  “中國的很多理念與國際社會的想法非常相似,中國的實踐對其他國家也同樣有用。在這方面,我們擁有很多共同點。”牛津大學全球網路安全能力中心教授保羅康沃爾表示。

  “我相信,中國將引領創新,並通過積極合作,創造一個造福全人類的未來。”在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開幕式致辭中,諾基亞董事長李思拓(Risto Siilasmaa)評價道。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我國總結網際網路治理經驗、分享面向未來發展的思考,不僅是在系統闡釋堅持“互聯互通、共用共治”的決心,更是對如何實現世界“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做出新的設計、謀求普遍共識,為真正實現安全、穩定、繁榮的網路空間承擔起大國責任和擔當。

  這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本報浙江烏鎮11月18日電本報記者 張蕾 劉夢 劉坤)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