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安第斯山下的亞太區域合作盛會

2016年11月19日 10:59:06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特別報道】

  11月19-20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APEC各成員領導人將會聚在安第斯山下,圍繞“高品質增長和人類發展”這一會議主題,共商拓展和深化亞太區域合作之大計。

  APEC是亞太地區規模和影響力最大、涵蓋領域最廣泛、級別最高的經濟合作組織,而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就是“級別最高”這一定位的集中體現。自1993年以來,每年一度的會晤為APEC領導人及時總結亞太區域合作的最新進展和成果,針對熱點問題交換意見,並就下一階段工作定調拍板提供了良機。

  因此,雖然APEC是一個非約束性的論壇合作組織,但遵照領導人會議的承諾和指示而採取的自上而下的推進機制,為保證APEC合作的成效性和成員間的向心力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近年來,隨著亞太地區在世界經濟體系中所佔地位的不斷提升,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議題和全球經濟治理領域重大問題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從而進一步增強了這一年度會晤機制的重要性和受關注程度。

  繼2008年之後,秘魯今年第二次主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所有已經兩次擔任東道主的APEC成員中,8年的時間間隔是最短的,這也從一個側面體現出秘魯參與亞太區域合作的積極性。

  本次會議之所以確定“高品質增長和人類發展”的主題,有著國際和地區層面的現實背景。

  當前,世界經濟依然未能完全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各主要發達國家仍不同程度地受到結構性問題的困擾,新興經濟體也普遍面臨著經濟增速放緩,甚至下行的壓力。與此同時,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現了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現象和反對經濟全球化的聲音。

  從亞太地區形勢看,隨著地區格局演變的加速和大國博弈的加劇,以及各種類型自由貿易區安排大量衍生而帶來“碎片化”隱憂,亞太區域合作進程所面臨的環境也趨於複雜。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克服各種不利因素的困擾,利用APEC合作框架促進亞太地區經濟實現更加均衡和可持續的增長,並使廣大民眾更加充分和平等地享受亞太區域合作所産生的收益,就成為APEC各成員共同的訴求。

  圍繞會議主題,秘魯設立了區域經濟一體化、人力資本發展、中小企業現代化和加強區域糧食市場等核心議題。從預期成果來看,在區域經濟一體化議題下,本次會議將按照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北京會議確定的時間表,完成亞太自貿區(FTAAP)的聯合戰略研究,並根據研究報告的結論和建議,對推進構建FTAAP的下一階段工作進行部署。同時,本次會議將深化APEC成員在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領域的合作,繼續推進全球價值鏈貿易增加值數據庫建設,著手建立互聯互通合作的進展評估機制等。在其他幾個議題框架下,本次會議將力爭在以下領域達成務實成果:對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援,倡導包容和高品質的教育,發展可持續和有活力的糧食體系,努力促進亞太地區糧食安全等。

  需要指出的是,2016年適逢我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25週年。作為我國加入的第一個區域經濟合作組織,APEC不僅為我國積極融入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進程打開了一扇大門,也為我國此後參與多元化的國際經濟合作體系奠定了基礎。

  與此同時,我國積極參與APEC運作方式的確立和合作框架的構建,並在2001年和2014年作為東道主成功主辦了兩次APEC會議,成果豐碩。尤其是2014年在北京舉行的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取得多項成果,對於構建新型亞太夥伴關係,在中長期引領深化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具有深遠意義。

  展望未來,APEC不僅將保持我國參與亞太區域合作的主渠道地位,同時也將是我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平臺,其功能將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作者係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副會長)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