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烏鎮IOT傳奇”:網際網路安全如何匯烏鎮?

2016年11月18日 10:07:36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中國青年網烏鎮11月18日電(記者 盧冠瓊)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三度落戶水鄉,小城烏鎮已然成為了網際網路界的一張名片,成為中國與世界對話的重要窗口。11月16日至18日,來自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多位境內外嘉賓相聚於此,進一步加強和加深網際網路領域國際間的合作,引領全球網際網路共謀發展大業。會議期間,網際網路安全話題繼續受到高度關注。

  保障網路安全,維護網路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已成為網路發展的頭等大事。網際網路安全如何匯烏鎮?

  11月16日下午,15項領先世界的炫酷“黑科技”亮相大會,分外吸睛。這是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自舉辦以來,首次向社會發佈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記者發現,在此次發佈會上,有多項成果都與網際網路安全相關。

  11月16日,“卡巴斯基工控安全平臺2016”亮相領先科技成果發佈會。 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炎良 攝

  在烏鎮向世界亮相的“卡巴斯基工控安全平臺2016”(KICS)便是網際網路安全的“捍衛者”之一。技術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同時,萬物互聯也給社會帶來了諸多挑戰。“我們看到網上有很多工業産品、工業企業受到了攻擊,現在急需新的技術來應對這些威脅。為此,我們發明瞭KICS。”卡巴斯基實驗室全球副總裁安東新格羅夫介紹,KICS是一個保護工業網路安全的領先方法,可以保護能源、化工、鋼鐵製造、水資源管理、食品加工等各工業企業的網路安全,有及時發現異常現象、報告可疑命令的功能,可減少工業企業受到意外攻擊的數量。

  網際網路安全風險帶來的隱患不僅有商業泄密,用戶資訊的洩露風險也不容忽視。

  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網路安全風險,即使可以用身份認證、數據加密數字簽名等來保證資訊不會被竊取,但隨著計算能力的快速提升,傳統的加密演算法都會被逐漸破解。“例如ISA512位,1999年就被破解了;768位2009年被破解了;現在的1024位呢?大家也開始懷疑不久的將來會被破解。”中國科學院量子資訊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主任潘建偉介紹,“量子通訊”便是中科院研發的解決資訊竊取問題的一種解決方案。

  潘建偉透露,中科院的量子中心在相關部門的支援之下,已經實現整合化的量子通訊終端,通過交換實現局域網之間無條件的安全,也可以實現量子網路的推廣,目前的能力已經能夠覆蓋大概6000平方公里的城市。

  據潘建偉介紹,我國量子密鑰相關技術已經有實際應用案例,而利用十年或者更長一點時間,將可實現有量子通訊保障的網際網路。

  從1994年全功能接入國際網際網路至今,短短22年,中國推動網際網路發展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來自中國網際網路網路資訊中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1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51.7%,超過全球平均水準3.1個百分點。網路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融入人民生活。同時,網路帶來的威脅和風險問題也愈發凸顯。

  11月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高票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記者看到,在本屆大會上,涉及網際網路安全的企業超過了30家。極驗驗證等網際網路安全科技展臺自開放之日起便不斷吸引觀眾駐足圍觀。此外,在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業界學界專家大咖就網際網路安全碰撞出諸多智慧火花。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就網際網路安全接受記者採訪時,舉例今年10月份,美國東海岸網路大面積癱瘓事件。“美國應該是技術最高的,它為什麼會癱瘓?原因何在?”沈昌祥指出,緣由在於到處都有的攝像頭中。“攝像頭也是電腦控制的,在攝像頭被攻擊以後發出了一條要求上網的請求,幾百萬個攝像頭都要上網,域名解析伺服器一下就堵塞了,都不通了網路就癱瘓了,最終影響了小半個美國網際網路。”他強調,“這説明攝像頭對別人的攻擊沒有任何防禦能力,相當於一個孩子沒有帶免疫系統一樣。”沈昌祥認為,核心技術是國家網路空間的命門,建設人類網路空間的共同體首先應該是一個安全的共同體。

  “中國是網路大國,毫無疑問我們的網民世界第一,我們的應用在世界上位於前列,但我們確實不是網路強國。”他指出,網路強國有很多標誌,如果我們沒有很好的技術、産業,我們在整個網路空間裏沒有主動權,沒有發言話語權,我們很難抵禦各種網路攻擊,那我們就稱不上網路強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席大法官周強在出席大會分論壇時指出,不同國家和地區資訊鴻溝不斷拉大,現有網路空間治理規則難以反映大多數國家意願和利益;世界範圍內侵犯個人隱私、侵犯智慧財産權、網路犯罪等時有發生,網路監聽、網路攻擊、網路恐怖主義活動等成為全球公害。如何有效加強與會國家間的資訊化領域司法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資訊技術與法院業務深度融合,推進網際網路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是我們面臨的共同課題。據此,他提出“凝聚合作共識”“完善合作機制”“提升資訊化水準”“促進網路共用共治”四點建議。

  周強表示,中國同與會各國在司法領域開展了廣泛交流與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但相比于其他領域,資訊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機制仍有待進一步完善。我們應不斷完善機制、搭建平臺,努力推動中國同與會各國間法院資訊化交流合作再上新臺階。他説,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願意為此作出積極努力。

  網路安全是一個全球性問題。深化技術研發、規則制定、資訊共用、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國際交流合作,烏鎮時間,中國方案,必將為全球網路發展插上翅膀,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