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學習進行時】“網路達人”習近平

2016年11月17日 15:54:1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記者趙銀平

  【學習進行時】中國有7億網民,“網路大咖”無數。然而要數“網路達人”,首推咱們的總書記習近平。

  習近平對網路的“達”,並不止于懂網用網,更在於他的網路大局觀,在於他對發展網信事業的高屋建瓴指導。新華網《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與您共同領略“網路達人”習近平的風采。

  2016年11月16日,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浙江省烏鎮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上通過視頻發表講話。新華社記者張鐸攝

  説習近平是“網路達人”,可不是比拼泡在網上的時間。總書記的“達”,體現在“上層建築”上。他為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立柱架梁、嘔心瀝血,為世界網際網路的發展殫精竭慮。

  第一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習近平致詞祝賀;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他親臨會場發表重要講話;本月16日,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而此時恰值習近平離京出訪,他在百忙中仍專門為大會作了視頻講話。

  為網際網路的發展,總書記真是“蠻拼的”。

  中軍之帥:建設網路強國

  習近平對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論述非常之多,其核心要義是什麼?

  那就是建設網路強國。

  2014年2月,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成立,習近平親自擔綱組長一職。在這個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習近平開宗明義,鮮明地提出:“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佈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路強國。”在這篇篇幅並不算長的講話中,“網路強國”一詞就出現了四次!

  此後,習近平又多次重申這個詞。

  2015年的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習近平向世界宣告:“‘十三五’時期,中國將大力實施網路強國戰略。”注意,這裡講的是“戰略”,夠有高度的吧?

  2016年4月的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再次強調,“推進網路強國建設,推動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讓網際網路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

  所以,“中軍之帥”,舍“建設網路強國”其誰!

  201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馬佔成攝

  中軍兩翼:技術、人才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習近平如何“排兵布陣”。

  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強調,“建設網路強國,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建設網路強國,要把人才資源匯聚起來,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強大隊伍。”。

  技術、人才,這就是習近平為建設網路強國配備的兩翼雄師。

  習近平深知,“資訊技術和産業發展程度決定著資訊化發展水準”,因此他一再強調核心技術的突破、創新:

  “要加強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資訊採集、處理、傳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要儘快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把更多人力物力財力投向核心技術研發”。

  “推動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創造和把握更多機會,參與國際競爭,拓展海外發展空間。”

  實現技術突破、創新的主體是什麼?人才!

  習近平説:“‘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要培養造就世界水準的科學家、網路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水準創新團隊。”

  他還説,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心底裏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為人才發揮聰明才智創造良好條件。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解放思想,慧眼識才,愛才惜才。對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責備,不要論資排輩,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要建立靈活的人才激勵機制,讓作出貢獻的人才有成就感、獲得感”。

  一句話,“要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

  一個前提:網路安全

  你會幹開門揖盜的事兒麼?當然不會!可是,“盜”不請自來咋辦?那就築高墻,挂大鎖唄。

  一家一戶如此,空間無限大的網際網路,更要如此。

  所以習近平非常重視網路安全。

  他説,“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網路和資訊安全牽涉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放在世界的維度,習近平強調:“各國都有權維護自己的資訊安全”,“維護網路安全不應有雙重標準,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更不能以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

  一個不安全的網路,不是國家之福,也不是世界之福,更不是人民之福。

  所以,網路要發展,安全是前提。

  有了最高領導人的重視,各位是不是對中國的網路安全信心更足了呢?

  一個中心:人民

  習近平説:“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一切為了人民,就是“不忘初心”。以人民為中心,就必須“建設網路良好生態,發揮網路引導輿論、反映民意的作用”。

  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因此,“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要到哪兒去”。

  習近平強調,“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學會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了解群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讓網際網路成為我們同群眾交流溝通的新平臺,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對網上那些出於善意的批評,“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

  以人民為中心,就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資訊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資訊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用網際網路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網際網路發展成果惠及13億多中國人民”。

  此刻正在通過網路看這篇文章的您,就是受益者之一呀。

  一個體系:命運共同體

  “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這個詞彙請牢牢記住。因為,這也是總書記的“網路熱詞”之一。

  知因果而知者,始得真知。

  為何要構建網路空間的命運共同體?

  因為“網際網路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

  因為目前國際網際網路領域問題多多:“網際網路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不同國家和地區資訊鴻溝不斷拉大,現有網路空間治理規則難以反映大多數國家意願和利益;世界範圍內侵害個人隱私、侵犯智慧財産權、網路犯罪等時有發生,網路監聽、網路攻擊、網路恐怖主義活動等成為全球公害。”

  面對如此一個國際社會網路環境,2014年7月,習近平在巴西國會的演講中提出,國際社會要“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體系”。

  四個月後,在致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賀詞中,習近平鄭重承諾,中國願與世界各國攜手努力,“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體系”。

  2015年9月,習近平在會見出席中美網際網路論壇雙方主要代表時,進一步闡釋中國主張:“中國倡導建設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

  在同年舉行的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一詞橫空出世。

  可見,這個詞的提出,是長期醞釀、探索的結果。

  如何構建全球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習近平提出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

  四項原則:尊重網路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

  五點主張:加快全球網路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用平臺,促進交流互鑒;推動網路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保障網路安全,促進有序發展;構建網際網路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

  這是習近平為治理國際網際網路體系開出的“中國藥方”。

  既有“掃天下”的胸懷,又有庖丁解牛般的洞明,“網路達人”習近平,實至名歸。

  標簽: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