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王義桅:世界的中國領導力

2016年11月15日 15:59:08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如今這種時空轉換在中外關係上似乎也呈現出來。十八大召開四年來,中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世界迎來了千年未有之變局。

  “十八大”四週年,世界的中國領導力尤其體現在:

  ——制度創新,引領變革。全球化發展至今,改革成為世界各國的任務,區別在於改得動還是改不動,真改還是假改,全面深化改革還是修修補補。十八大以來,中國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塑造制度比較優勢。全面從嚴治黨,反腐制度化、法治化,大大提升執政黨威信,引領了全球政黨文明發展。尤其是,十八屆六中全會確立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體制,與世界政客橫行、政局動蕩的局面形成鮮明對照。習近平同志作為推進民族復興偉業的設計者、引領者,也是知行合一的行動者,成為黨和國家政治上的核心、行動上的核心,體現中國體制優勢,展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國際上,中國倡議成立亞投行,年底達一百個成員,吹響了全球金融體系變革的號角。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中國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了無與倫比的作用”,決定性地推動聯合國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的達成和生效。

  ——話語權回歸,最接近偉大復興。康橋大學學者斯蒂芬哈爾珀曾感慨,“正如全球化讓世界變小。中國讓西方——其價值觀、原則和標準——變小”。四年前,中國特色-普世價值是中西方話語權之爭的焦點。如今,中國鼓勵世界各國走符合自身國情發展道路,倡導命運共同體、新型國際關係、新安全觀、五大發展理念……世界的中國話語日益盛行。真乃“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地球”。全球治理話語權正向中國轉移。全球治理的中國自信與自覺,充分體現在杭州G20峰會上將G20從危機應對機制向著眼于長期政策的常態機制轉化,推動全球互聯互通、結構性改革。輿論驚呼,中國拯救了G20!中國不能缺席成為世界共識;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擔當成為普遍期待。

  四年來,“一帶一路”取代中國崛起,成為國際上最流行的政治話語之一。 “一帶一路”提出三年來,將世界的眼光回溯到兩千年。世界話語權從近代回歸到古代,中國的道路優勢、制度優勢、理論優勢、文化優勢全面展示。

  提出三年來,“一帶一路”進度與成果為何好于預期?就是解決人類重大關切,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在解決中國問題中解決世界問題,尤其是貧困、貧富懸殊、治理等難題。按照美國彭博社預計,2050年“一帶一路”將新增30億中産階級。未來十年,新增2.5萬億美元的貿易量。

  2016年5月19日,中歐政黨高層論壇上,羅馬尼亞前總理蓬塔説:歐洲要睜眼看世界了!我們未來五個月都説不準、看不清,中國人卻在設計五十年後的事兒了!拉脫維亞拉中友好協會主席波塔普金感慨:歷史上從未見過如此宏大合作倡議,超過我們歐洲人想像力,歐洲人千萬不要浪費中國美好意願啊!捷克副眾議長菲利普讚嘆:一帶一路可成為人類最偉大倡議之一!

  亂象叢生,亂雲飛渡。確定性,成為中國對人類做出較大貢獻的重要體現。領導力,成為世界的中國期待。以中國的確定性,引領世界走出不確定性,成就中國崛起為新的世界領導型國家。

  (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教授)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