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互信互惠互鑒——中拉合作蓄力前行

2016年11月16日 14:20:51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墨西哥城11月13日電特稿:互信互惠互鑒——中拉合作蓄力前行

   新華社記者裴劍容 倪瑞捷

   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7日開始對厄瓜多、秘魯和智利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秘魯利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11月的南美將迎來世界矚目的“中拉時間”。

   這是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以來第三次赴拉美“走親訪友”,是中國面向拉美採取的又一次重要外交行動。中拉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蓄力前行,迎來提質升級的新機遇。

   好朋友,日久情更深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中拉相距遙遠,但民心相通。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中拉關係穩步前行。進入21世紀,中拉關係呈現全面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近年來,高層互訪推動中拉關係大幅提升。2013年和2014年,習近平主席連續兩年出訪拉美,並在2014年與拉美國家領導人成功舉行歷史性會晤。習近平主席在會晤中提出了構建中拉關係“五位一體”的新格局。2015年,中拉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標誌著中拉整體合作由構想變為現實。

   “在世界經濟低迷、全球治理難度加大的背景下,中國最高領導人頻繁出訪拉美,體現了中國對拉美的高度重視,釋放了願同拉美深化合作的政治信號,”中國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長吳白乙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

   中拉關係,基於經濟互補,更基於相互尊重和對彼此命運的真誠關切。今年4月16日,厄瓜多遭遇7.8級強震,中國第一時間向厄提供資金、物資和技術支援。在重災區,中國救援力量爭分奪秒搶救傷員,中國企業承建的綜合安全指揮系統成為抗震救災的“中樞神經”……

   厄瓜多總統科雷亞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危難時刻,中國政府對厄災情迅速作出響應,向厄瓜多災區提供了災民急需的救災物資,速度之快“令人難以置信”。“我想借習近平主席即將對厄瓜多進行訪問的機會,以厄瓜多人民的名義,向中國人民表示由衷的感謝。”

   中國有句古話,患難見真情。“朋友遭遇危難時及時伸出援手,這符合我國一貫的外交政策,是誠意相交,而非利益交換,體現了我國外交的正確義利觀,”中國前駐厄瓜多大使劉玉琴對新華社記者説。正確的義利觀,為中國贏得了拉美國家的信任與尊重。

   好夥伴,共同謀發展

   根植于平等相待、互利共贏理念的中拉經貿合作,如今已是根深葉茂。過去10多年,中拉貿易額增長了20多倍,中國成為拉美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對拉美投資不斷增加,已成為拉美第三大投資來源國。2015年,在全球對外投資萎縮的背景下,中國對拉美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逆勢增長67%,接近215億美元。

   裏約奧運會上,從吉祥物、安檢設備到地鐵列車,“中國製造”無處不在;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港碼頭,來自中國的集裝箱堆放整齊,中遠海運為當地提供了最大的海運船隊。與此同時,墨西哥牛油果、哥倫比亞咖啡豆、智利車厘子和厄瓜多玫瑰也開始走入中國的千家萬戶……

   近年來,全球經濟形勢低迷,拉美增長乏力,中國經濟換擋升級,中拉經貿關係進入提質升級的轉型期。2014年,習近平主席提出“1+3+6”中拉合作新框架。在此指引下,中拉貿易結構日趨多元,投資領域更加廣泛,金融合作日益密切,尤其是雙方在基建方面的合作,正幫助拉美國家突破發展瓶頸,獲得可持續的增長動力。

   在哥斯大黎加,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32號公路改擴建項目即將動工。32號公路是哥最重要的物資運輸命脈,約80%的進出口物資需經此路運輸。哥總統索利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它將讓哥斯大黎加擁有一條世界一流的公路,連接起首都地區和加勒比海岸最重要的港口。這對我們的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

   在厄瓜多,在建和已建成的8個水電站中,有7個由中國企業承建。厄總統科雷亞對新華社記者説:“這些項目給厄瓜多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扭轉了厄瓜多電力供應依賴進口的現實,讓厄瓜多從此成為電力出口國。”

   上月閉幕的第十屆中拉企業家高峰會上,中拉企業共簽署了68項、金額超17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航太科技、智慧農業、銅礦、産業園、物流等正成為中拉企業開展合作的新領域。中拉企業家高峰會十年曆程,見證了雙方經濟合作規模由小到大、經貿結構由單一到多元、産能合作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發展的歷程。

   好知己,心心常相印

   以心相交者,成其久遠。中拉交往中,有利益交融,更有情誼相通。

   “先生,我在夢中曾與你一起喝過咖啡,但哥倫比亞的咖啡裏面,有點中國綠茶的味道。”2015年,在哥倫比亞舉行的中拉人文交流研討會上,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家莫言坦言,自己多年來對與哥倫比亞文豪馬爾克斯相見心嚮往之。

   文明因交流互鑒而豐富多彩。2016年,由習近平主席倡議舉辦的“中拉文化交流年”活動覆蓋中國和近30個拉美國家,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拉共同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年度文化盛事。

   多彩的拉美藝術給中國觀眾帶來無數驚喜。墨西哥搖滾樂團“摩托頭”用音樂歌唱青春萬歲、友誼無價,中國觀眾從中感受到異域音樂的魅力;拉美加勒比文化旅遊節,展示了一系列拉美風土人情攝影作品,希望以此吸引更多中國遊客前往拉美旅遊;剪刀舞、探戈、狂歡節,一系列拉美文化精粹亮相中國舞臺……

   厚重燦爛的中華文化同樣驚艷拉美大地。墨西哥國家美術宮內,京劇《白蛇傳》轟動全場,中國演員的精彩表演跨越了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引來陣陣掌聲。在參觀完“華夏瑰寶秘魯行”文物展後,秘魯大學企業基金會主席馬克西莫佩雷斯不禁讚嘆:“這些具有幾千年曆史的文物令人震撼!”

   舞臺之下,常態化的文化交流與民間交往機制也在建立。中國在墨西哥設立了中國文化中心,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開設了36家孔子學院和11個孔子課堂。目前,拉美已有21個國家成為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目的地國,厄瓜多、秘魯、智利等國宣佈對中國遊客給予簽證便利。對很多中國人來説,去拉美來趟“説走就走的旅行”已經不是夢想。

   吳白乙認為,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文化交流有助於加強中拉人民對彼此的認知,使雙方合作理念、思想和情感進一步融通,築牢中拉合作的民意基礎。

   心相近,情相通。“中國夢”與“拉美夢”交相輝映。南美洲國家聯盟秘書長桑佩爾説,習近平主席即將對拉美的訪問是“為推動合作和友誼而來”,穩步前進的中拉關係將有助於拉美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參與記者:郝雲甫、賈安平、冷彤、黨琦、朱東陽)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