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科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太大學教授趙淳生:努力實現超聲電機中國夢

2016年11月10日 17:07:38  來源:中國江蘇網-新華日報
字號:    

  兩院院士話創新

  “科技創新,必須補上成果轉化的短板。”聯繫自己3次創業失敗的經歷,中科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太大學教授趙淳生不假思索地説。

  趙淳生研發的超聲電機很厲害,能讓“嫦娥三號”輕裝上陣。但很少有人知道,年近80的趙淳生仍在為創業四處奔走,為超聲電機産業化大傷腦筋。“我一定要讓江蘇和浙江生産出成千上萬的超聲電機,應用在我國航空航太、國防、汽車、醫療等領域,還要打進國際市場,實現‘超聲電機中國夢’。”

  目前,趙淳生團隊開發的新型超聲電機已經有60多款,擁有120多項授權國家專利。他的超聲電機英文版專著《Ultrasonic Motor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在美國售價每本800美元。把學術成果變成生産力,讓高新技術落地,將超聲電機産品打入國際市場,趙淳生感覺時不我待,卻又苦於困難重重。

  “這3年來,我們突破了高端應用的技術瓶頸,製造了超聲電機的生産設備,但走産業化之路比創新之路艱難得多。2008年以前,有公司買我們的專利,但都沒有堅持搞下去,説太難了!2008年以後,我們和連雲港一個老闆合夥辦公司,以發明專利入股,當時申請到省科技廳1000萬元産業化基金,搞了3年,可老闆連一台10萬塊錢的校測儀器也不肯買,公司運作不下去倒閉了。2011年,在321領軍項目招引下,我們4個老師湊了130萬元,我出了100萬元,註冊南京萬瑪超聲電機有限公司,經營了1年。為了搞自動化生産線,我們引進一個房地産公司的老闆,他要求控股當法人,結果他掌控了公司所有圖章,8月註冊注入資金2000萬元,9月就抽走了。公司不得不外借6000萬元,用15個專利作抵押。”

  “如果不能儘快重新開始,産業化進程會嚴重延緩,航空航太和武器大量的需求怎麼辦?”失望著急之餘,趙淳生對高校老師科技成果轉化之難不無感慨。高等院校是人才和知識集聚地,很多老師渴望創新創業,但自身資金缺乏、缺少管理能力和經驗,所以政府部門的扶持要更精準、更實在。“要認真研究和解決高校教師創新成果轉化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科學家走出實驗室有時不太適應社會的複雜性,容易被騙被利用,更需要政府去幫助、引導和支援。”

  趙淳生認為,政府的引導資金如何發放和使用,也值得研究。一方面,引導資金如果不集聚重點,像撒芝麻一樣發放,就很難幹出像樣的事情來。另一方面,眾多小微企業缺乏資金,急需扶持。“相關鼓勵政策也需要出臺具體措施和細則,比如離職創業,很多老師不敢嘗試,認為學校是鐵飯碗,擔心離職後社保等待遇能否保證、一旦失敗是否確定能回學校。而一些學校也不很支援離職創業,這會讓好的政策打折。”在他看來,真正讓江蘇科技創新為産業經濟服務,把技術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資金、政策扶持還需更加有的放矢。本報記者楊頻萍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