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站在秩序基石上,網路直播方能走更遠

2016年11月10日 16:55:02  來源:光明網
字號:    

  日前,一段網路主播涉嫌直播偽慈善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引發了網友的關注。記者從涼山彝族自治州獲得最新消息,涼山州公安局已經成立專案組,趕赴事發的涼山州布拖縣進行調查取證。

  網際網路技術讓網路直播風生水起,資本力量則讓這個“舶來品”做大做強。包括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等重量級人物都曾親自參與直播,范冰冰直播敷面膜、Angelababy現場直播涂唇蜜成了樣板的商業運作,加之傅園慧、孫繼海等體育明星用直播和網友互動,這些,都管斑窺豹出這股新興潮流的席捲之力。它的強大在於,不管你喜歡或者嫌棄,都無法否認網路直播已進入全民時代的既定事實。

   繁榮背後,難免泥沙俱下,網路直播似乎沒逃出這種窠臼。就在一些年輕人用網路直播唱歌、跳舞、講故事來“自娛眾樂”的同時,網路直播也開始亂象頻現。顏值、演技都進入到審美疲勞之際,個別網路主播用曖昧、出格表演“蹭熱點”——車禍現場、他人隱私、虐待動物甚至是盜墓都出現在直播鏡頭之下。網友對此負面評價很大。而這次,一名網路主播在大涼山涉嫌直播的偽慈善,更是把混亂無序的網路直播亂象突出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這位號稱“傑哥”的網路主播毫不諱言自己的動機——“我傑哥承認去大涼山是為了漲粉,是為了騙禮物賺錢。我也有承認,説我虛假發錢。”這位主播的話,恐怕代表著部分網路主播的態度——在粉絲經濟和網路虛擬中矗立起來的直播業態裏,可以很明顯地嗅出叢林法則的氣息。吸睛和漲粉的背後,是“無本萬利”的利益攫取,這架起了諸多“瘋狂的鏡頭”。這種語境下,“責任”“義務”等良好品行無法成為標配。如果任由信馬由韁、放任自我,後果是整個行業的秩序的塌陷。如此下去,網路直播恐怕難言前景光明。

  “傑哥”用網路直播來偽慈善,給他的懲罰也逃脫不了。今年連續出臺的《慈善法》和《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對於網路直播出的慈善造假,惡意騙捐,將給予重拳打擊。除了有針對性的《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管理規定》之外,對於網路直播也可以依照司法解釋、七條底線、微信十條等相關法律法規來進行規範。包括落實網路實名制、落實線上舉報機制、建立“黑名單”的懲戒等一系列動作,這些,就是不讓網路直播成為法外之地,從而賦予網路直播行業風清氣正的新秩序。

  秩序是任何行為良性運作的最起碼前提,對於渴望走得更遠的網路直播而言,更是基礎和基石。説到底,網路直播是服務行業的網路樣本,它靠關注度和粉絲來生存。在“人”這個市場主體面前,秩序必然不可缺席。有了秩序,有了規範,網路直播將良幣驅逐劣幣,繼而以高品質內容來“贏者通吃”。這才是一個業界健康的良性迴圈。(呂涯)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