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烏鎮創投地理 旅遊小鎮借力網際網路新生

2016年11月10日 10:50:55  來源:新京報
字號:    

  網際網路大會新會議中心,2016年10月10日,會議中心俯瞰。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攝

  2015年12月8日,一位顧客正在烏鎮鎮金融咖啡館內翻閱資料。新京報記者 李冬 攝

  2015年12月8日,浙江烏鎮,一位遊客正在通過掃描二維碼,租賃自行車。新京報記者 李冬 攝

  2015年12月8日,烏鎮獨居老人楊麗娟在家中使用帶有網路功能的儀器測量血壓。新京報記者 李冬 攝

  提起創業,我們常常將目光聚焦于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但隨著雙創潮輻射全國,一些二三線城市,甚至是城鎮都在逐漸成為創業創新的試驗田。

  烏鎮,是雙創熱潮中最有代表性的江南古鎮。

  2014年11月19日,烏鎮成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永久會址,從此,網際網路就成為了烏鎮的新標簽,創業大潮也開始席捲小鎮。隨著騰訊、百度、網易等巨頭紛紛在烏鎮落地創業項目,越來越多的眾創空間和創業公司也開始涌入這個小鎮。

  2016年11月16日,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將在此拉開帷幕。新京報尋找中國創客將走進烏鎮,與中國創客導師、國內外創投領袖人物、2016年度中國創客一起,煮酒夜話,共用烏鎮之夜。

  烏鎮創投的氛圍究竟如何?新京報記者對烏鎮的眾多創業項目進行了深入走訪,同時,聯合清科私募通對烏鎮的創投事件、數據進行了分析。

  作為後起之秀,烏鎮擁有優秀的政策條件,也有著不錯的基礎設施優勢,在雙創熱潮中,烏鎮開創了獨特的小鎮創新路:傳統産業的網際網路升級和抓住科技浪潮佈局未來,是烏鎮的兩大特色。但同時,作為小城鎮,烏鎮也同樣存在著人才匱乏等問題。

  機遇

  網際網路大會助力新生

  過去的烏鎮像一幅水墨畫,在古代,這裡養育了中國最早的鎮志編撰者沈平、著名的理學家張楊園、藏書家鮑廷博和晚清翰林嚴辰、夏同善等人,到了近現代,也誕生了“文學巨匠”茅盾、民國知名報人嚴獨鶴、農學家沈驪英、作家孔另、畫家木心等。

  這些自然風光和歷史底蘊,讓烏鎮成為了知名的江南旅遊小鎮。

  成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永久舉辦地之後,烏鎮變成了世界的烏鎮。

  2014年以來,網際網路思維的注入讓烏鎮急劇成長,當地經濟形態和生活方式發生的巨變,創業者的入駐更是給這個小鎮注入了更多的生機與活力,僅僅在烏鎮核心區,就已經入駐了網際網路類項目41個,引資超10億元。

  烏鎮黨委委員、烏鎮副鎮長陳東旭表示,整天和創業者打交道,明顯感覺自己心態變年輕了,也感覺自己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現在出門見創業者,陳東旭也經常背著雙肩包,“我主要是想和創業者打成一片。”

  2015年10月,在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召開前夕,浙江省同意設立烏鎮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綜合試驗區,從此烏鎮成為浙江省唯一一個網際網路創新試驗區。

  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烏鎮極有可能升級為國家級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試驗區,如果消息屬實,這也將成為中國第一塊專門針對網際網路創新的試驗區。

  依託於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對於創業者和投資人的吸引力快速增加,很多網際網路巨頭也慕名而來。

  2016年1月以來,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中電海康5G車聯網、騰訊眾創空間、百度無人車、平安創客小鎮等項目紛紛在烏鎮落地,阿里巴巴、網易等巨頭也正在與烏鎮洽談具體創客項目。

  在陳東旭看來,這是一個不錯的信號,顯示烏鎮在中國創投圈的影響力正在飛速提升。

  另外,近兩年來,在桐鄉,專門針對網際網路創業的投資基金數量也在飛速增長。桐鄉市委市政府于2015年8月設立了總規模10億元的“網際網路+”政府産業基金。桐鄉金融辦公室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底,累計已落戶桐鄉的股權投資管理企業12家,股權投資基金22家,總規模73.67億元,其中政府出資5.8億元,撬動社會資本67.87億元,實際到位資金49.21億元。此外,處於對接和工商註冊環節的管理公司1家,股權投資基金8家,預計總規模為180億元。

  桐創資本是桐鄉本地的一隻創投基金,成立於2015年。其合夥人孫耀革本是天津人,第一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舉辦後,他看好烏鎮的投資機會,在桐鄉募集了一隻基金,自己也常住桐鄉尋找優秀創業項目。

  孫耀革表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是一個平臺,能把最新的網際網路思維和技術帶給桐鄉人,這是最大的幫助。”

  瓶頸

  不遺餘力解決人才困境

  目前,就全鎮範圍看,烏鎮已實現寬頻網路、數字電視、固定和行動電話全覆蓋,已擁有26條萬兆級光纜接入,實現了2GGG通訊網路和免費WIFI的全覆蓋,重點區域達到千兆到桌面。總體而言,烏鎮的資訊基礎設施水準已位於全國前列。

  孫耀革介紹稱,小基金在北上廣深競爭太殘酷,選在創業氛圍和基礎設施建設都不錯的小城市也是一種競爭策略上的考量。

  北、上、廣、深是中國典型的創業之都,人才、資金、資源在充分地市場競爭後完成聚集和分配。但對於烏鎮而言,其最核心的向心力還是來自於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平臺效應和政策紅利。

  但受限于創業公司的規模和整體經濟發展水準差異,小鎮對於人才的吸引力依舊不足。人才問題目前依舊是烏鎮創業的最大瓶頸。

  為此,桐鄉為了滿足多層次的人才需求,制定了“築巢引鳳”的人才戰略,如今桐鄉已經開始實施人才戰略2.0版本。今年年初的《意見2》就是在固有的人才政策上進行了延續,而且全面升級了原有引進人才的多項優惠政策。

  該《意見2》規定,對桐鄉市級創業領軍人物,五年合同期內企業年銷售額達到2000萬元以上的創業領軍人才,在桐鄉範圍內購買住房且購房款超過50萬元的,一次性給予總額30萬元的購房補助。

  另外,包括碩士研究生在內的各類高學歷、高職稱人才來桐鄉的企業工作,且年齡不超過50周歲的,都可以按標準享受最低5萬元的工作津貼和最低6萬元的購房,可以説是“史上最高”。

  據陳東旭介紹,桐鄉的人才政策戰略,在豐厚的待遇吸引下,一要把從桐鄉走出去的大學生吸引回來,二要把外地優秀創新人才落戶在烏鎮,讓來的年輕人在烏鎮找到家的感覺。

  對人才的渴求,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瞭桐鄉政府在打造這個網際網路小鎮時的決心。按照桐鄉市委書記盧躍東的説法,桐鄉在人才政策上不遺餘力地進行投入,在人才經費上做到了“上不封頂”。

  除了人才政策,烏鎮在網際網路産業的落地方面也下了不少工夫。

  2015年11月,《烏鎮網際網路産業基地建設與發展規劃(2015-2020)》、《烏鎮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先後出爐,明確了空間佈局,成立由市長任組長的網際網路經濟發展領導小組,下設網際網路經濟發展辦公室,由3個科室、12名工作人員組成,組建了包括4位院士在內的網際網路經濟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還出臺了《關於促進網際網路經濟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專項政策。

  在政策的大力支援下,桐鄉本地的人才也進步不小。

  桐創資本合夥人孫耀革坦言,桐鄉本地的創業項目不如北上廣深的品質高,但是桐鄉人具備了浙商的基因,思想開放,學習能力極強,這兩年桐鄉人才回流明顯加劇。

  孫耀革認為,烏鎮現在還缺少一個類似于杭州的阿里巴巴的指標性案例,否則肯定能吸引更多的投資和人才,“未來烏鎮一定會誕生這樣一個指標性案例,因為在新的行業,烏鎮具備了彎道超車的可能性。”

  突破

  對傳統産業進行網際網路升級

  截至2012年底,烏鎮總人口5.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約4.6萬人。對於這樣一個小鎮而言,要突破瓶頸,依託于傳統産業進行網際網路轉型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對於一個創業城市而言,選對賽道同樣關鍵,尤其是對於烏鎮這種後髮型小鎮而言,懂得“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更為重要。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給烏鎮帶來了彎道超車的機遇,政府也圍繞“一業一網”(旅遊業、網際網路)進行了戰略層面的深度佈局,一大批依託本地傳統産業的創業公司在烏鎮和桐鄉應運而生。

  鳳岐茶社烏鎮創客空間2015年10月入駐烏鎮,創業項目虛擬入駐進行孵化,鳳岐茶社提供人才、資金、技術的資源和孵化。

  目前已經有33家機構在鳳岐茶社烏鎮創客空間入孵,而且大部分是依託于烏鎮和桐鄉的傳統産業進行網際網路轉型的項目,其中就包含華騰牧業、丁香雞、烏鎮竹編、鐵皮石斛、華聖農業、群大牧業等一批在浙江已小有名氣的項目。

  以華騰牧業為例,入駐鳳岐茶社烏鎮創客空間後,雙方合作採用歐洲無抗生態養豬模式,通過智慧農業感知管理系統和食品可追溯系統,獨創了“網際網路養豬”模式。

  首先,鳳岐茶社幫助華騰對豬舍進行了大數據改造,安裝了感測器,可以實現自動化餵養和監控,如今同時飼養2500頭豬只需要0.8個人。另外,華騰牧業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豬肉追溯體系,掃一掃二維碼,能追溯到每一塊豬肉的名稱、批次和保質期。

  華騰牧業的豬肉也成為了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和2016年的G20峰會特供豬肉,僅今年的G20杭州峰會,華騰豬肉就供了約一萬七千斤各類豬肉單品。

  另一個依託傳統産業進行轉型的代表是竹蕓工房,它是以烏鎮陳莊竹編為基礎打造的原創設計品牌,創始人錢利淮是烏鎮竹編傳承人錢鑫明之子,繼承了錢鑫明的精巧的竹編技藝。

  入孵鳳岐茶社烏鎮創客空間後,傅騫幫竹蕓工房進行了網際網路改造,一方面,打造了竹編直播課程,“先培養足夠多的竹編手藝人才能帶動這個行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竹蕓工房開創性地推出了竹編體驗材料包,首次將竹編知識科學系統化,不單單設計售賣“日用”産品,同時也通過線上分享原創圖文、線下開展竹編課堂等方式,將竹編歷史、製作技藝等帶給大眾。

  陳東旭認為,傳統企業是中國經濟的中流砥柱,有它的價值所在,網際網路企業有更先進的模式,但接地氣差,兩者可以共生、融合,最後走向共贏。“抓經濟不能偏頗,傳統企業經濟要抓,網際網路新型企業也要抓,最後將兩者對接融合,形成生態經濟。”

  未來

  抓住風口發力前沿領域

  在上一波創業熱潮中,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已經佔得先機,在金融、傳媒、製造業等領域的競賽中,對於烏鎮這一類後來入局的網際網路小鎮而言,機會已經不大。對於烏鎮而言,除了立足傳統産業進行網際網路轉型外,找到下一個風口,緊隨創業大潮也是彎道超車的必備技能。

  全球的大數據應用處於發展初期,中國大數據應用才剛剛起步。在中國,也尚未出現一個城市在大數據産業上獨佔鰲頭,每個玩家都還有機會。另一方面,在中國作為企業戰略資産的大數據,其99%以上的價值遠未被充分挖掘。《2015年中國大數據交易白皮書》預測,到2020年,中國大數據産業市場規模將達到8228.81億元,龐大的市場前景不言而喻。

  雙重考量之下,大數據産業成為烏鎮重金押注的對象。

  2016年4月,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在烏鎮落地,這是一個提供數據交易服務的創新型交易平臺,該項目由浙報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建設運營,總投資3.6億元,交易方式採用會員制,交易對象為基於底層數據,通過數據的清洗、分析、建模、可視化出來的數據應用介面、數據衍生品、數據報告、數據模型、數據應用方案、數據加工技術、資源與服務等。

  迄今為止已經有130多家會員單位入駐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其中包括中國電信、360、蘇寧易購、美團、京東等巨頭。9月26日正式上線以來,已經完成4筆交易,交易額超200萬。

  現在,大數據産業風頭正勁,但是大數據交易渠道並不通暢,數據價值的轉化率不高,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項目的負責人介紹稱,該項目的目的就是讓數據流動起來,“讓會員像淘寶一樣淘數據。”

  依託于圍繞大數據交易中心,浙報傳媒還在烏鎮設立了大數據創客中心,集聚上下游相關企業,孵化優質創新企業,形成大數據産業的集聚效應,最終形成以交易中心為核心,集聚大數據供應方、需求方和加工服務商的大數據交易服務生態系統。

  2015年4月,在桐鄉發佈的《桐鄉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加快發展網際網路經濟實施意見的通知》中,明確將加快發展大數據服務業列為工作重點之一,要求出臺鼓勵企業購買雲服務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挖掘社會數據資源,擴大政府數據的開放領域,實現全市數據的共建共用。

  2016年9月,浙江省政府批復同意創建烏鎮大數據高新技術産業園區,總規劃面積18.88平方公里。

  另外,2016年8月,桐鄉市政府還和杭州星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光大富尊泰鋒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星路鼎泰(桐鄉)大數據産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該基金註冊資本10億元,已到位資金2.5225億元,其中政府到位資金0.8億元,社會資本到位資金1.7225億元,基金投資方向為大數據産業及相關領域的優秀企業,目前已有一個投資項目。

  桐創資本合夥人孫耀革認為,大數據産業的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緊張,關鍵看哪個城市能吸引到這個領域最頂端的人才,“人才在哪兒,大數據産業就在哪兒。”

  創業畢竟九死一生,能抵達成功彼岸的還是少數,當一個小鎮突然涌現出許多創業公司時,對於管理者還是傳統企業家而言,都是一個不小的衝擊。

  對此,陳東旭認為,烏鎮政府對於網際網路創業公司的態度是寬容的,也是抱著發展的眼光去看待的,“網際網路公司是爆髮式發展的,它不是每年增長百分之幾十,一旦成功,可能呈現的是幾倍或者幾十倍的增長。”

  其實,在桐鄉市經濟和資訊化局副局長陳再飛心中,對於烏鎮還有一個更大的期待,“我們希望未來能實現‘南有深圳,北有烏鎮’的願景,畢竟深圳也是從當年的一個小漁村發展起來的。”

  ■ 烏鎮創投大事記

  2014年9月

  浙江省政府批復同意設立烏鎮網際網路經濟創新發展綜合試驗區。

  2014年11月19日

  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烏鎮成永久會址。

  2015年4月

  桐鄉市政府發佈的《桐鄉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加快發展網際網路經濟實施意見的通知》。

  2015年8月 桐鄉市委市政府設立了總規模10億元的“網際網路+”政府産業基金。

  2015年9月

  烏鎮網際網路醫院管理(桐鄉)有限公司註冊成立。

  2015年10月

  浙江省同意設立烏鎮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綜合試驗區。

  2015年11月

  《烏鎮網際網路産業基地建設與發展規劃(2015-2020)》出爐。

  2015年12月

  烏鎮首家網際網路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正式成立。

  2015年12月16日

  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烏鎮舉辦。

  2016年1月

  烏鎮獲批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鎮,成為了網際網路特色小鎮。

  2016年5月

  浙江烏鎮街科技有限公司註冊成立。

  2016年5月

  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註冊成立。

  2016年9月 浙江省政府批復同意創建烏鎮大數據高新技術産業園區。

  新京報記者 王鵬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