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從四句話把握十八屆六中全會深意

2016年11月04日 16:19:42  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字號: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舉國期盼,世界矚目。這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十八屆六中全會表明瞭中共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決心,開創了黨的建設新格局和新境界,也將“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更加系統地提升到新的高度,引起黨內黨外、國內國外的熱烈反響與強烈共鳴。

  一、聚焦從嚴治黨,使“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得到系統部署 

  按照慣例,六中全會是每屆中央委員會倒數第二次全會。從1981年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開始,改革開放以來的7次六中全會,主要聚焦意識形態問題和黨建問題。十八屆六中全會同樣聚焦黨建:專門研究全面從嚴治黨問題,並將其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進行謀劃。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兩個一百年”戰略目標實現的重要部署。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分別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專題研究。六中全會聚焦全面從嚴治黨,這標誌著“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總體框架逐步完善,四者統一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實踐之中。“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彰顯了新一屆黨中央在戰略重點與實施戰略方面謀篇佈局的強大能力,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統籌治國理政的強大戰略思維。

  二、突出領導核心,使“四個意識”更加明確順應黨心民心 

  2016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提出“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四個意識”的提出,是我們黨95年奮鬥歷程的深刻昭示,是我們黨30多年改革開放的歷史總結,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成功經驗。“四個意識”是統一思想、凝聚意志、匯合力量的強大武器。

  黨的歷史反覆證明:“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黨中央、全黨必須有一個核心。十八屆六中全會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式寫入會議公報。這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根本保證,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迫切需要,順應了黨心民心軍心。習近平總書記不辱使命,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面取得了輝煌成就,贏得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讚譽。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對全黨團結一心、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對保證我們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現實和歷史意義。

  三、健全黨內規章,使“制度籠子”扎密扎牢反腐標本兼治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對腐敗零容忍,打虎拍蠅,反腐成效明顯,贏得海內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在減少腐敗存量的同時,堅決遏制腐敗增量,推進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十八大以來,中央把制度治黨作為從嚴治黨的重中之重來抓,出臺或修訂的黨內法規已達50部之多。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十八屆六中全會專門通過《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産黨黨內監督條例》,這是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的一個重大安排。兩個文件既繼承了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制度規定、發揚了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又全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生動實踐。反腐敗鬥爭既是攻堅戰,更是持久戰。六中全會聚焦從嚴治黨、制度治黨,有助於將制度籠子越扎越緊密,讓從嚴治黨有“章”可循,從而真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由外而內、從現象到本質,從“治標”向“治本”的實質性飛躍。

  四、管好高級幹部,使“關鍵少數”真正嚴守規矩以上率下 

  黨的十八以來,中央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六中全會的一個重要指向,就是要加強對黨內高層領導幹部的監督,特別強調要解決"關鍵少數"的問題。只有管好“關鍵少數”,才能引領“最大多數”。

  全會公報十提“高級幹部”,反覆強調“關鍵少數”要“以身作則”、“模範遵守黨章黨規”。六中全會公報強調,新形勢下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重點是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關鍵是高級幹部特別是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重點”、“關鍵”和“特別”鮮明地傳遞一個重要信號,即突出加強中央領導層的政治生活建設。以中央全會來研究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這三個層次的政治生活建設,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曆史上尚屬首次。這充分顯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鋼鐵意志和堅強決心。(作者為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副院長、教授汪建新)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