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人民幣持續貶值邏輯站不住腳

2016年11月01日 15:35:06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人民幣幣值是穩定的,這種穩定不僅僅是對某一種貨幣的穩定,而是對一籃子貨幣的穩定。雖然近期對美元匯率貶值,但對一籃子多邊匯率卻在升值,人民幣持續貶值的邏輯是站不住腳的

  近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創下多年來的新低,引發不同解讀。一些機構、市場人士預言,人民幣會持續貶值、中國經濟金融風險正在放大。其實,經過理性的專業分析就會發現,這種邏輯是站不住腳的。

  不能否認,中國經濟面臨週期性和結構性風險並存的挑戰,轉型升級將是一個曲折的過程,但是,卻不會出現硬著陸的問題。近年來,中國經濟減速但未失速,今年前三季度,在政策仍有較大空間的情況下,GDP增幅達6.7%,在全世界仍然屈指可數。即使一些經濟指標短期內出現下行,也不必驚慌失措,更不用悲觀。中國經濟改革的方向已經明確,近年來的“退一步”只是為了未來的“進兩步”。只要能全面正確認識中國經濟形勢和未來趨勢,就會認同人民幣不會持續貶值的觀點。

  但是,有輿論認為,中國難以維持足夠的外匯儲備,人民幣匯率穩定缺乏必要支撐。事實是,今年以來,中國外匯儲備規模雖然有增有減,但總體上相對穩定。9月份為3.166萬億美元,遠遠超過滿足基本需求的適度規模。考慮到中國對外凈債權為1.6萬億美元、國際收支總體還有較大順差等因素,外匯儲備規模還有很大的主動下降空間,3萬億美元並非所謂必須要守的“紅線”。所以,無論從近期來看還是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穩定並不缺乏外匯儲備的支撐。而且,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對外投資快速增加的同時,外匯儲備的相應減少是必然的,這也是一個經濟體發展強勁的表現。

  此外,也有輿論認為,人民幣國際化前景不樂觀,進而對幣值穩定表示擔憂。人民幣的未來主要取決於人民幣國際化,而不取決於人民幣匯率。人民幣最近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表明國際權威組織對人民幣在貿易和金融市場影響力的認可,也標誌著人民幣國際化邁出重要一步。人民幣納入SDR,意味著國際化進程有了更多機會,不僅不會停滯,還將開啟新征程。近期,多個國家或區域表示將人民幣列入儲備貨幣,表明人民幣國際化前景看好,人民幣幣值穩定可期。

  説到底,近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走弱,主要源於一個特殊的背景,也存在一個特例性因素,即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推動美元匯率走強。全球已有超過100種貨幣對美元匯率貶值,人民幣貶值幅度與其他貨幣相比並不算大。不少專家認為,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的逐步消化,美元很可能已接近本輪週期的頂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進一步貶值的空間不大。對普通百姓而言,境內同期人民幣理財産品和美元理財産品之間存在3個百分點左右的收益差,持有美元的收益沒有持有人民幣的收益高,盲目跟風換美元投資理財産品的投資者正在減少。

  況且,如今人民幣幣值的穩定,已不是對某一種貨幣的穩定,而是對一籃子貨幣的穩定。由此來看,雖然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但對一籃子多邊匯率卻在升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波動,並不能説明人民幣幣值不夠穩定。(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趙淑蘭)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