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抓思想從嚴,常補鈣固本培元(評論員觀察)

2016年10月31日 16:06:02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語境下,一方面通過思想自覺來落實制度要求,一方面依託制度約束來強化思想教育,正成為新時期嚴格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的鮮明導向。綜觀《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産黨黨內監督條例》,無論是強調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還是申明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都從制度層面對開展思想建設作出了具體安排和要求,體現了以制度約束加強思想建設的“頂層設計”。以全會審議通過這兩部重要黨內法規為契機,“抓思想從嚴”得以進一步上升到制度層面,必將在現實中更好落地生根。

  抓思想要抓出實效,離不開對政治生態、政治文化的塑造。作為政治生活的靈魂,政治文化往往對政治生態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如今,全面深化改革日益進入深水區,民族復興的夢想漸行漸近。當此之時,社會價值觀念愈加複雜多元,各類誘惑挑戰也層出不窮,尤須大力倡導和弘揚光明坦蕩、公道正派、艱苦奮鬥等價值觀,明確抵制和反對關係學、官場術、潛規則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惟其如此,才能不斷培厚良好政治生態的土層,助力廣大黨員幹部穩住理想信念的“壓艙石”,把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

  鄧小平同志曾指出,“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鬥力,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産主義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鐵的紀律。”黨員幹部如果在思想防線上有所鬆動,甚至降格以求、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必將吞下違紀違法的苦果,最終影響的是黨的凝聚力、戰鬥力。嚴格遵照《準則》和《條例》的要求,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以信念、人格、實幹立身,我們方能在亂雲飛渡中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在泥沙俱下時詮釋“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牢牢抓住思想從嚴這個關鍵,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凝心聚魂,用理想信念和黨性教育固本培元、補鈣壯骨,自覺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們一定能為鍛造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繪就精神底色,為新形勢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築牢思想根基。

  《 人民日報 》( 2016年10月31日 05 版)

下一頁【延伸閱讀:為中國精神注入“美的力量”】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