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經濟信心]張佔斌:市場主體活力在新興産業中表現突出

2016年10月29日 10:42:52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經濟日報原標題:加強政策引導 激發企業幹勁——訪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張佔斌

  經濟日報記者:從前三季度經濟運作狀況看,“三去一降一補”取得實效,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市場活力逐步涌現,如何看待這種態勢?

  張佔斌:今年前三季度,工業企業和商品房庫存持續減少,原煤、粗鋼産量持續下降,産業結構持續升級,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穩步提升。但確實要看到,我國經濟尚處在轉型升級、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尚不牢靠。下一步,還要不斷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産力水準實現整體躍升。針對市場主體,政府要繼續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進一步減少審批事項,簡化審批手續,清理不合理收費,廢除不合理資質資格門檻,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激發市場經濟內在活力。

  經濟日報記者:當前,市場主體的活力具體體現在哪些領域?

  張佔斌:從目前情況看,市場主體的活力在第三産業中的“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電子商務等新興産業中表現突出,在製造業中的智慧製造、大規模定制化生産中也有所展現。傳統動能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減弱是規律,這時候就需要新的市場主體異軍突起,承擔拉動經濟增長的重任。

  然而,國內各地區市場發展的水準並不均衡,比如在東三省等國有經濟為主的地方,新經濟、新業態發展乏力,市場活力不足。但在民營經濟發達的廣東、浙江等地,新經濟企業眾多,市場活力凸顯。因此,下一步要千方百計培育壯大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儘快形成新常態下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産業驅動力。要更多扶持創新型、充滿活力的中小微企業,用新技術促進傳統産業升級改造,增強經濟的整體活力。

  經濟日報記者:哪些産業已經具備了一定基礎,但其市場活力尚未得到充分釋放?

  張佔斌:高新技術産業應該是其中的代表。今年前三季度,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6個百分點,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但總的來看,有利於創新發展的政策體系、服務體系尚不完善,用於創新發展的研發投入仍然偏低,創新成果轉化率仍然不高,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積極性和市場的活力。因此,要進一步積極營造有利於創新的政策和制度環境,制定合理的、差異化的激勵政策,支援、鼓勵各類實體法人和自然人從事高科技創新工作。要制定、完善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在經費管理、股權激勵、分紅獎勵方面進行配套改革,激發科技人才幹事創業的熱情。

  經濟日報記者:如何看待未來的市場環境?

  張佔斌:未來的市場環境會更有利於企業發展,更有活力。想要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繼續堅持轉變發展方式,優化配置資源,加大過剩産能、僵屍企業的清出力度,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目前,我國已有不少簡政放權的政策支援,相信一旦政策有效落地,市場主體就會聞風而動,積極參與。(經濟日報記者 熊 麗)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