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2017年01月13日 10:25: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字號:    

  編者按:2013年7月,革命聖地西柏坡。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全黨,“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

  2016年7月,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總書記再次提醒,“這場考試還沒有結束,還在繼續”。

  百代興盛依清正,韆鞦基業仗民心。在這一場“趕考”中,中國共産黨從自身著手,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向人民做出了“打鐵還需自身硬”莊嚴承諾,立下了全面從嚴治黨的軍令狀。這是我們黨90多年曆史上,第一次提出“全面從嚴治黨”。

  3年多來,我們黨著力解決管黨治黨失之於寬、失之於松、失之於軟的問題,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充分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

  本月召開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將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人民網中國共産黨新聞網即日起推出“八論全面從嚴治黨” 系列特稿,對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戰略、新思想、新舉措、新亮點進行系統梳理,實事求是、全面深入回答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趕考”路上的重大課題。

  “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

  治國理政,什麼才是根本?習近平總書記的回答是,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全面從嚴治黨既是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根本保障。

  越是改革攻堅期、利益調整期、觀念衝撞期,越是需要“主心骨”。作為“中流砥柱”的中國共産黨,怎樣才能扛起這千鈞重擔?

  為了得到這一重大問題的答案,中國共産黨新聞網記者採訪了黨建和政治學研究領域中的多位權威學者。

  “從國家政治發展和國家治理體系的角度,應深入總結反腐敗鬥爭和全面從嚴治黨對促進政治發展、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意義。”談及全面從嚴治黨以及正在召開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學者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應在加強可操作性和好操作上下功夫。六中全會確立的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議程,有著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政治發展考量,彰顯了中國政治發展的新成就。

  2013年6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劉建生攝

  新一屆領導集體高瞻遠矚,信心滿滿:從作風建設入手,構建黨建新常態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作為執政黨,管黨治黨的科學化水準,不僅直接關係到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而且直接關係到黨的執政能力,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關係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途命運。

  談及全面從嚴治黨,我們或許可以將視線聚焦到黨的十八大召開那一年。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從此,中央開啟了全國自上而下的風氣變革;

  緊接著第三天,中央紀委發佈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而這一事件也拉開了十八大以來中央密集“打虎”的序幕。

  “八項規定看起來都是小事,但每一項涉及的都是非常具體的工作。從小處入手,看起來涉及的是文風、會風,但實際上關係的是我們的工作作風。而工作作風也關係到黨風,關係到政風,關係到整個社會風氣的轉變。”中國人民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教授、中紀委監察部特邀監察員周淑真向記者表示,中央當時出臺的“八項規定”非常好,非常及時。

  針對反腐的一系列舉措,作為研究反腐倡廉的資深學者,周淑真指出,三年來,黨中央通過實行強力打擊腐敗的治標工作,不僅使貪婪之風有所收斂,而且給人們以反腐敗的信心和決心,從而為治本贏得時間。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通過一個個具體的舉措,進一步鍛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2013年,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2014年,習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在“從嚴治黨”前面加了“全面”兩個字;

  2015年,中央決定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

  2016年,黨中央決定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

  “全面從嚴治黨從轉變作風入手,通過反腐敗發力,用制度作保障,用信仰塑靈魂,從小到大、從外到內,標本兼治、固本培元。”中央黨校教授辛鳴向記者談到,這一步步的治黨舉措,既勾勒出了習近平總書記管黨治黨的實踐邏輯,也構成了黨建新常態。

  回顧全面從嚴治黨歷程,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研究員顏曉峰同樣持有上述觀點。他認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糾治“四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兩學一做”突出問題導向是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基本要求。可以説,十八大以來的這一系列重大舉措增強了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支援。

  黨中央“抓鐵有痕”,決心堅毅:從嚴治黨,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江蘇調研。

  歷經了95年滄桑歲月,擁有88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連續執政67年,在“四大考驗”“四種危險”的環境中,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其艱難性和艱巨性世所罕見。

  “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亂?失民心而已!”習總書記在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再次告誡全黨,“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這一告誡,充分展現了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

  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當前,面對“四大考驗”“四種危險”,確有一些黨員、幹部,思想滑坡、精神頹廢、理想失落、信仰虛無。

  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主任孫蘭英覺得,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的實踐證明,保持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需要持之以恒的理想信念教育為支撐,黨風政風建設需要不留“暗門”、不開“天窗”的建章立制做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嚴”,思想教育要嚴,把思想建黨放在首位,著力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切實解決好黨員的“總開關”問題。

  在盤點成績的同時,我們仍要清醒看到,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一些黨員幹部只是懼于高壓態勢才有所收斂,還遠沒到自覺遵守紀律規定的程度。而且,制度建設是長期的過程,在不少方面仍有待完善。

  北京行政學院教授羅忠敏提醒,當前腐敗活動減少了但沒有絕跡,腐敗分子被震懾住了但還在窺測方向甚至困獸猶鬥,反腐敗體制機制建立了但還不夠完善。辛鳴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首先要有嚴密的制度,我們制定、修訂和完善了一系列的黨紀法規,廢除“稻草人”制度,讓紀律成為高壓線,把籠子扎得更緊並通上電等,都是著眼于讓制度更嚴密、更管用。其次要嚴格執行制定好的規矩,紀律是鐵、紀律是鋼,紀律不能“商量著來”,紀律沒有“情有可原”,紀律不搞“下不為例”,紀律更不會“法不責眾”。

  在“四個全面”的總體佈局中,全面從嚴治黨的核心功能是確保實現黨的正確領導,充分發揮政治保障作用。但全面從嚴治黨並非單向度對其他方面發揮作用,而是與其他三方面共同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一體化過程。

  “在推動改革與法治建設中提升全面從嚴治黨水準。”中央黨校教授高新民指出,全面從嚴治黨絕不是脫離中心工作、就黨建搞黨建。在這一問題上,應反對以形式主義搞黨建,反對脫離中心工作的空頭黨建,堅持黨的建設與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防止黨建與中心工作成為“兩張皮”。

  “全面從嚴治黨”繼續前進:中國共産黨不忘初心,“趕考”遠未結束

  2016年1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全面從嚴治黨迎來了新局面,未來之路如何走?

  “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習總書記點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

  “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述,不僅深化了對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認識,也對全面從嚴治黨提出了新要求。可以説,這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成功實踐的自信總結,是對中國共産黨執政與建設規律的自覺遵循。”辛鳴告訴記者。

  “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今年七月一日,習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振聾發聵。

  以“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主題,這是總書記對加強黨的建設、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學者們一致認為,總書記的“七一”講話是對“不忘初心”的告誡和宣示,是對“繼續前進”的激勵和動員。

  動員的號角已經吹響。

  金秋十月,已經拉開帷幕的六中全會,將會給我們帶來哪些新期待?

  ——從規範政治生活角度看,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

  中央黨校教授、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組首席專家嚴書翰談到,習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首次提出“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這個重大課題,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也就是要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嚴肅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從嚴格管理幹部的角度看,六中全會要切實解決黨員幹部“為官不為”和“為官亂為”的問題

  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韓振峰期待六中全會出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讓人民群眾從黨員幹部身上看到我們黨的希望、看到國家的希望。

  ——從黨和國家監督系統構建來看,黨內監督在整個監督體系中是最基本的

  中央黨校教授李民告訴記者,修訂《中國共産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將帶動其他形式的監督,並推動國家整體監督體系的完善,從而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制度保障。

  ——從全面從嚴治黨與改革的落實角度看,如何讓改革的良好預期轉變成實踐的紮實成果,離不開中間的落實環節

  武漢大學教授儲建國認為,十八屆六中全會的重點之一,或將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要在改革落實環節上下功夫,想辦法。

  ……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産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

  織鐵網、揮利劍、出重拳、敲警鐘。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厚植政治基礎,使我黨始終保持著肌體健康和勃勃生機。

  古希臘的一個神話故事説,一個叫安泰的大力士立足大地時力大無比,而一旦雙腳離開了大地便一點兒力氣也沒有了。這個故事啟示我們:我們黨只有永遠把雙腳踏在人民群眾這片沃土上,永遠從人民群眾中汲取無窮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更加強大。

  回顧過往,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充分證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也更加説明檢驗黨的建設成效最終要看民心。

  展望未來,無論從哪個角度聚焦這一宏大主題,站在人民的立場,遵循人民的方向,必將是全面從嚴治黨之本。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