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她在麻風病村住了21年

2017年01月13日 10:25:41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 1995年,剛從醫學院畢業的馬玉華,“不幸”被分配到了江蘇泰興的一個“麻風村”。

  説是村子,其實是個收留和治療麻風病患者的康復病區。麻風村建於20世紀60年代,如今居住著230多名麻風病康復者,他們平均年齡70多歲,90%的人身體有殘疾。麻風村的周老村長今年76歲,由於患病的緣故,他沒結過婚,無兒無女,已經在麻風村生活了40多年。

  除了對麻風病患者進行康復治療外,馬玉華和同事一起走遍了當地各鄉鎮,廣泛開展麻風病知識宣傳。工作之餘,她還自學了多門內外科知識,並且拿到了全科醫師證書,成為了“全科醫生”。她幾乎每天都會來看望大家,每位老人都有她的電話號碼,一旦遇到危險,只要給她打個電話,哪怕是半夜,馬玉華都會趕過來。

  然而,對馬玉華而言,治療患者身體上的病痛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撫慰老人們脆弱的心靈。

  有一名女患者,在患病的同時左下肢又不幸被截肢,生活異常困難,幾次想自殺。馬玉華就經常去找她聊天,並聯繫相關部門免費幫她安了假肢,慢慢對她進行精神疏導,讓她在麻風村得以安度晚年。

  在馬玉華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老人們都住上了標準病室,一些身患殘疾的老人還開闢了自己的小菜園,種起了蔬菜,養起了家禽,漸漸找回了生活的樂趣。越來越多的志願者會主動來到麻風村,有的幫老人們打掃衛生、洗衣做飯,有的捐贈了輪椅、洗衣機,有的則時不時獻上幾場文藝表演。

  其實,麻風病並不可怕,可防可治,麻風病康復者和正常人一樣,不會傳染麻風病。在治療麻風病和消除大眾對麻風病患者的偏見這條路上,馬玉華已經堅持了21年,不過未來的路依然任重道遠。在此,讓我們向這位戰鬥在麻風病前線的女鬥士道一聲“謝謝你”!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