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六中全會提升全面從嚴治黨新高度

2016年10月25日 13:05:09  來源:金羊網
字號: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今日在京召開,按照中央政治局確定的主要議程,全會將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制定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修訂《中國共産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10月24日人民網)

  十八屆六中全會,將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將總結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産黨全面從嚴治黨的經驗和做法,並從制度層面鞏固反腐敗實踐成果,為下一階段從嚴治黨提供依據和指引,從而更好地推動整個國家建設和發展,特別是更好地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無疑,六中全會將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打鐵還需自身硬。”2012年11月15日,習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作出莊嚴承諾。2013年7月,在革命聖地西柏坡,習總書記諄諄告誡全黨,“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2016年7月,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習總書記強調,“這場考試還沒有結束,還在繼續”。2016年10月,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大會上,習總書記再次提醒,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而矢志奮鬥......立黨初心不忘,治黨全面從嚴,永遠在路上、只有進行時。

  全面從嚴治黨,需要從嚴治吏。“吏不廉平,則治道衰”。習總書記曾深刻指出,“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幹部選任是幹部隊伍建設的邏輯起點,幹部選準了,幹部隊伍建設就走好了第一步;而加強對幹部的日常管理監督,才能對幹部起到應有的警示和提醒作用,目的都是把問題消滅在源頭。應當看到,我們的幹部隊伍主流是好的,但“只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的心態和聲音時有出現;還有一些幹部甚至發出“為官不易”的感嘆。因此,讓從嚴治吏嚴起來,必須重點抓住幹部選任、日常管理和監督三個關鍵點,並推進日常管理制度化、規範化,通過“指揮棒”讓幹部既感受壓力、又受到激勵。

  全面從嚴治黨,需要常抓作風。作風,看似無形,卻無處不在;作風,看似平常,又與群眾息息相關。在革命戰爭年代,用“延安作風”打敗蔣介石的“西安作風”——毛澤東這句話,道出了共産黨人奪取政權的奧秘:以優良作風贏得人心、贏得天下。如今,雖然國家的面貌和我們黨的社會地位較之95年前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但是“趕考”還在繼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作風問題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的執政基礎。如果解決不好,也有可能出現‘霸王別姬’這樣的時刻。”因此,只有以鍥而不捨、馳而不息的決心和毅力,把作風建設不斷引向深入,方能把目前作風轉變的好勢頭保持下去,使作風建設要求真正落地生根。

  全面從嚴治黨,需要鐵腕治腐。2013年至2016年9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01.8萬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01萬人。不難發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始終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堅決把存量減下來,把增量遏制住。習總書記反覆強調:“反腐敗高壓態勢必須要繼續保持,而且要堅持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對腐敗分子發現一個,查處一個。” 就當前看,消化腐敗存量、減少腐敗增量的任務依然嚴峻,高壓正風反腐的勢頭不容放鬆。為此,只有堅決把腐敗蔓延勢頭遏制住,同時削弱滋生腐敗的溫床和土壤,才能逐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一言以蔽之,就是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以嚴明黨的政治紀律為重點加強紀律建設,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確保黨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確保全體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始終保證黨的領導幹部忠誠乾淨擔當。(金羊網 安子州)

  編輯:quinn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