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不忘初心,為從嚴治黨擦亮“制度利器”

2017年01月13日 10:25:48  來源:南方網
字號:    

  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定於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召開。全會將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制定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修訂《中國共産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作風建設既關乎黨的形象,也關係人心向背。95年開拓進取,95年篳路藍縷,黨已經領導著13億多人民創造了被國際社會廣泛稱道的“中國奇跡”。而今行進在民族復興新征程中,更應“嚴”字當頭,牢牢抓住全面從嚴治黨這個“牛鼻子”。六中全會召開,有助於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為全面從嚴治黨擦亮“制度利器”。

  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當前,我們已經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但“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等風險也並未消除,倒逼著我們要加強黨的領導,向作風建設要動力。六中全會聚焦從嚴治黨,凸顯出黨是在以改革創新精神補齊制度短板,夯實黨的領導根基。

  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抓好了黨內政治生活,全面從嚴治黨也就有了重要基礎。六中全會將制定《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就有助於讓“咬耳朵、扯袖子,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政治生態樹立公信力、激發行動力。

  從嚴治黨,關鍵嚴在強化黨內監督。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不受監督和制約的權力必然腐敗。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也已經決定了黨內監督在黨和國家各種監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根據形勢任務的發展變化,六中全會將修訂黨內監督條例,如此也將為加強黨內監督提供更加科學有效的制度規範,進而以黨內監督帶動其他監督、完善監督體系,推動黨的建設步伐向前邁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全面從嚴治黨,最根本的就是制度治黨。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針對新情況新問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以改革創新精神補齊制度短板,真正使黨的組織生活、黨員教育管理嚴起來、實起來。”六中全會審議《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産黨黨內監督條例》,也是在進一步紮緊制度籠子,為管黨治黨擦亮更多的“制度利器”。

  歷史在見證,人民在期待。櫛風沐雨95年間,黨引領國家不斷從危亡走向強盛。而今走在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中,中國共産黨也在用初心繼續書寫著嶄新答卷。決勝十三五,我們就應牽住作風建設“牛鼻子”不放鬆,把嚴的意識立起來,把嚴的規矩建起來,把嚴的風氣樹起來,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帶領13億多炎黃兒女邁出更加清健的步伐。(南方網李盈)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