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長征精神】解讀長征精神

2016年10月24日 15:33:3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字號:    

  紅軍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是一部傳世的英雄史詩,是一座不朽的歷史豐碑。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産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今年是長征勝利80週年,舉國上下舉辦了一系列的紀念活動,在10月21日的紀念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習近平主席作了重要講話,對長征精神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論述。黨和國家幾代領導人及專家學者也都對長征精神進行過闡述,概括起來大致有如下幾點:

  一、長征精神就是把中華民族和人民大眾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勝的精神

  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是紅軍長征得以勝利的政治靈魂。黨和紅軍將士始終把中華民族和人民大眾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這就是他們幾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曆盡苦難而淬火成鋼的力量源泉。長征的勝利,是中國共産黨和紅軍將士理想和信念的勝利,因為在他們心中,遠大的理想和革命的信念始終堅定執著,始終閃耀著耀眼的光芒。在艱苦卓絕的長征路上,雖然艱難可以摧毀人的肉體,死亡可以奪走人的生命,但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動搖紅軍將士的理想信念。長征的苦難、曲折、犧牲,檢驗了中國共産黨人的理想和信念,向世人證明了他們的理想信念是堅不可摧的。

  二、長征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犧牲的精神

  長征歷時之長、規模之大、行程之遠、環境之險惡、戰鬥之慘烈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在世界戰爭史乃至人類文明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但是我們黨領導的紅軍能夠一路走下來,就是因為他們要救中國于危難之時,救民眾于水火之中。正所以他們有了高於天的革命理想,在長征路上,他們沒有向極度的困難低頭,沒有向惡劣的環境屈服。他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硬是在艱苦卓絕的長征中,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搶奪婁山關,激戰嘉陵江、衝破烏江天險,擊退了百萬窮兇極惡的追兵阻敵,征服空氣稀薄的冰山雪嶺,穿越渺無人煙的沼澤草地,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戰勝千難萬險,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勝利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冊的長征。

  三、長征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

  長征途中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實際領導地位的逐步確立,就是黨和紅軍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最好寫照。當時紅軍和國民黨軍的力量懸殊很大,如果死打硬拼,我們黨和紅軍就有覆沒的危險。可是共産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不顧敵強我弱的實際情況瞎指揮,加上王明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的領導,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革命根據地喪失。在長征初期,李德仍然一意孤行,準備把隊伍帶到敵人力量強大的地方去,那只能使黨和紅軍陷入絕境,毛澤東同志堅決反對這些不切實際的盲動做法,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縝密分析敵我雙方的情況,力主到敵人力量薄弱的地區發展。然後通過通道轉兵、黎平會議和遵義會議等一系列的重要會議討論,中共中央採取了毛澤東同志的正確主張和建議,挽救了黨和紅軍,清算了李德的錯誤,堅持獨立自主的領導權,從此使紅軍步入了正確的前進道路。

  [ 查看全文 ]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